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如何收拾古玩市場的漏子?正因如此,清朝的玉璽價值百倍。

如何收拾古玩市場的漏子?正因如此,清朝的玉璽價值百倍。

喜歡收藏古董的朋友壹般分為兩類,壹類是真的喜歡收藏;另壹種是把古董當生意。其實要想進古董的門道,不能靠別人。妳必須對古董有深刻的理解。古玩圈的深度應該是最復雜的,業余愛好者進來玩很容易賠錢。但也有幸運的人能在古玩市場撿漏。撿漏的方法是什麽?也許這其中,運氣還是占了絕大多數。

古玩行業壹直是專業人士致富的好路子。在市場上低價發現壹件古董,然後高價賣出,這是無法估量的。但是這種業務對人的識別能力要求特別高。首先妳得懂貨,而賣家得沒那麽懂行。畢竟買家如果能以低價買到高價值的古董,就必須要求賣家不要知道手中物品的價值。

而市場上搞古董的人,要麽對這個東西有很深的研究,要麽就是單純有錢喜歡收藏,也就是說很少有人能做到“低價買進,高價賣出”。而這些人中有壹小部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而檢漏界最被人稱道的,就是可以稱之為檢漏奇跡的兩項。“從雲”——清末絞南紅瑪瑙朱雀牛寶喜和黃緞袈裟。這兩件古董都是清代古董,價格上萬。因為它們是不久前的,價格也不算太高,就像其他現代古董壹樣。但偏偏這兩件古董買回後發現了新的價值,使得它們的價格飆升到了天價。

“從雲”是壹枚清代乾隆年間的小玉璽,16年從西陵以18000元拍賣。但壹年後,經專家鑒定為乾隆曾經用過的玉璽,價格躍升至380萬。原本在清朝作為玉璽使用,本身並沒有很高的價值,但是作為皇帝使用的玉璽,這個小小的印章壹下子變成了皇家的東西,在當時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賣到了370多萬,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另壹塊黃緞,柯薩亞,是清朝的,但時間比印章晚,屬於清朝晚期。2005年,這件看起來十分寒酸的袈裟起價8萬元,最後被壹位先生以9萬元的價格拍下。但這位先生壹開始看重的不是袈裟本身,而是藏在袈裟裏面的《達拉尼經》。他買下袈裟後,把它拆開,拿出裏面的金色圖案被子。之後他會接受專家的鑒定,結論是被子運氣不好,應該盡快賣掉,但他開出的賣價不低,是袈裟原拍賣價的兩倍。

然而,這位先生最終選擇了不賣被子。直到今年春節拍賣,這件馱著被子的袈裟才以7000多萬元成交。大家這才意識到,藏在袈裟裏的被子,看似金光閃閃,價值不菲,其實那件破舊的袈裟才是最值錢的。經過鑒定,以6000萬起拍價登上拍賣大廳,最終以7200多萬成交。不得不說,這種檢漏確實性價比高,但這是個技術活,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發現“漏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