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菏澤牡丹栽培歷史

菏澤牡丹栽培歷史

牡丹在中國栽培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漢代《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藥用植物的記載。隋朝時,在北方廣泛種植。唐朝時,在長安種植;北宋時,洛陽牡丹天下第壹。南宋時期,牡丹種植中心開始南移,四川田鵬牡丹緊隨其後,被稱為“小洛陽”。繼田鵬牡丹之後,亳州牡丹壹度盛極壹時。後有“亳州寂寞,但盛事歸”(《曹縣誌》)、《明代牡丹在海》(清代蘇的《牡丹譜》)。“曹楠”指現在的菏澤地區。

菏澤的牡丹栽培始於何時,很難考證。早在南宋時期就有記載,在明朝嘉靖年間,種植已經非常興盛。到了清朝,更是繁榮,耕種面積達1000畝。建了幾個牡丹園,特別是桑園、寧香園、憩園。菏澤牡丹在中國牡丹發展史上已有500多年的統治地位,2065年菏澤牡丹栽培面積已達1.2萬畝,438+02。《曹楠牡丹譜》載:“至明代,曹楠牡丹已在海上。”在清朝,人們說“曹州牡丹是世界上最好的”。

菏澤牡丹是在明清以來十幾個風格各異、大小不壹的牡丹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清代道光年間的趙園、木梨園,明代創立的毛園,當時的鐵梨寨園、園、軍門園等。當時縣誌記載:“每年仲春,出城往東,與陌生人相連,絢爛而熱氣騰騰。”同時,牡丹冬開技術也在清代道光年間問世,成為菏澤花農的絕技。花農通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調節光照和空氣,使牡丹在隆冬發育,在春節開花。

菏澤牡丹種植面積非常廣闊,歷史上最高峰時達到5000畝,1976年達到3000多畝。僅城東的“曹州牡丹園”就占地1000畝,菏澤2012年種植牡丹約12萬畝。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的花期,成千上萬株牡丹壹望無際,五彩繽紛,宛如人間仙境。2012年全國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菏澤運過來的。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澤牡丹不斷發展。傳統品種不斷延伸,新品種越來越多。現在,菏澤人民已成功研究出“田間催花”技術,人工控制牡丹花期,可使其四季開花,並通過國家鑒定。2012年種植面積已達2萬多畝,是全國最大的牡丹生產和科研基地。1982年,趙樓、李記、賀樓牡丹建成“曹州牡丹園”,王李莊恢復了以編松動物為特色的“古今園”,紅廟新開辟了傳統品種的“百花園”。

2012年,菏澤每年從外地供應牡丹數十萬株,品種200多個。除廣、深、滬、京、洛、安等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外,還出口到日本、朝鮮、蘇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菏澤市牡丹栽培歷史悠久,明代即有名氣。蒲松齡在他的《聊齋誌異》中說“曹州牡丹為齊魯之最”,寫了壹個葛金玉的童話,後來被稱為“菏澤牡丹為天下之最”。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富有歷史傳統的曹州牡丹進入了壹個全新的發展時期。2012年,我市牡丹種植面積已達12萬畝以上,品種多達1237個。歷史上形成的牡丹文化,包括藥物學、植物學、園藝學、地理學、文學藝術、戲劇和民間藝術,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