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翁對韻》是過去人們學習寫近體詩、詞的啟蒙書,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作者李煜,名戴笠翁,人稱“戴笠翁敦雲”。
李煜(1611-1680),原名,後改名於,字,名“李翁”。漢族,浙江金華地區蘭溪縣李霞村人,生於南直隸羅高(今江蘇省如臯市)。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順治八年(1651),41歲的李煜遷居杭州,後遷居金陵,建“芥園”,開書坊,編輯刻書,結交達官貴人、文壇名流。
康熙十六年(1677),回到杭州,在杭州雲居山腳下建了壹座“層園”。
有“李”之稱的李漁,自幼聰明伶俐,積累了豐富的戲劇創作和表演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
被後人譽為“中國戲劇理論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他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和文化產業的先驅,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之壹。
擴展數據
60歲左右,李漁開始系統總結經驗,並將其上升為理論。康熙十年(1671)出現了第壹種秘書李翁,即《李翁散集》,這是李煜壹生藝術與人生經歷的結晶。
《隨緣》分為歌詞、練習、音量、客廳、玩器皿、喝酒、種植、自理八個部分。* * *有234個小問題,堪稱生活藝術休閑百科。是中國第壹部倡導休閑文化的專著。
其中,《詞曲部》講的是戲劇的結構、用詞、音律、客觀性、修辭、格局;
《作業部》講選劇、變調、音樂給與、白教、偏置;
《聲量部》中的“學習技巧”詳細介紹了教女子讀書、寫詩、學歌舞、演奏樂器的方法,都與戲劇有關。
後人拿出《詞曲》和《習作》兩本書,獨立印刷成書,名為《李麗翁曲話》。其中,從創作、導演、表演、教學,到語言、音樂、服裝,都壹壹論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李翁都勻
百度百科-李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