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與才能的關系
壹,美德和才能的含義
(壹)美德的含義
在古籍中,“德”指的是正直、善良、美好,修身從己而得,施於人。隨著社會的發展,道德的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並具有時代特征。就今天而言,德性主要是指高度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和道德風尚,包括敬業精神、原則性、思想修養、務實精神和職業道德。由於從事某壹特定職業的人具有相同的工作方式,經過相同的職業訓練,往往容易形成與職業活動和職業特點密切相關的思想觀念、興趣愛好、傳統心理和行為習慣,形成特殊的關系,形成自己的職業責任義務和職業紀律,從而產生特殊的行為規範和道德要求。比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職業道德”,在行醫中要有“醫德”,在學習中要有“學習道德”,在經商中要有“藝術道德”,在領導中要有“商業道德”和“官德”。其中,“官德”是領導幹部的職業道德,是調整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關系的行為準則。官德的內容非常豐富,可以概括為壹個核心、四大類,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力求公正、忠誠、廉潔、勤政。
(二)“人才”的內涵
廣義的人才是指掌握了壹定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壹定才能的人。具體界定標準如下:壹是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員;二是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第三,在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人。這壹界定標準是在1996年底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開發工作會議上,根據1982國務院批準的《關於制定中長期規劃工作安排的通知》確定的。行政領導才能主要體現在他的智慧能力,尤其是他的領導職業所要求的領導能力,即他的“專業”能力。
二,德才的辯證關系
在我國歷史上,用人的標準壹直是從德才兩方面考慮的,這自然涉及到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劉邦征服天下時,把人才放在第壹位,陳平的“偷小姑子錢”至今仍被重用。曹操明確提出“人才是不二之選”,選拔人才主要看人才。唐太宗曾與魏徵談及用人問題,魏徵明確表示:“亂世之輩只求其才,不問其行。在和平時期,妳必須做好壹切準備才能被任命。”這意味著,在混亂時期,雇主往往不太關心,只要求他們有才能,對農田有用;但是,在治國方面,是要德才兼備的。宋代《資同治鑒》的主編司馬光對德才關系作了更為準確的闡述。他說:“美德是唯壹英俊的人;有才者,德也。”這是對德才關系的極好概括,既明確了二者之間的主次關系,又明確了二者相輔相成,而不是割裂開來、對立起來。
在人才價值構成中,德是帥才,德的工具,真正做功的力量是人才,德是控制力量方向的“指示器”。
德才兼備的人最受世人敬仰,甚至在古代稱之為“聖人”。但我們往往不能如願擁有德才兼備的人,只好退而求其次。除了聖人之外,還會有幾種德才兼備的類型:才華出眾者,可稱為好人;優於德行的人,只能稱之為能人;大家都把壹個德才兼備的人當成傻子。所以,現代人不必取其壹。所謂“賢惠”,其實就是某人超出了壹般的工作能力。
事實上,“黃金不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壹個人的優點往往很突出。如果我們對缺點吹毛求疵,就很難識別人才。對於德才兼備,不能絕對,要看主流。在選拔人才時,如果能見其所長,避其所短,就能正確地發現和使用人才。特別是要特別註意發現那些盡管有缺點但很有才華的人。壹個人的長處和短處往往是相輔相成的。有時候,即使是越有才華的人,他們的缺點也可能越顯眼。比如壹個人有事業心,敢於冒險,敢於走壹條沒有人走過的路,有時候難免會處理事情不慎重;壹個有勇氣有才華的人,不怕流言蜚語和習慣,難免有時顯得過於自信和驕傲;壹個有毅力,努力工作,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人,有時候難免會主觀武斷。對於這些人來說,如果我們追求完美而拋棄他們,那麽我們就會失去壹大批聰明的、有開拓精神的人。克雷洛夫有壹則寓言,說壹個人因為怕刮得快,就把剃刀棄了,用壹把鈍鐮刀刮胡子。結果他不但沒刮幹凈,臉上還沾滿了血。克雷洛夫最後寫道:“我想很多人也用這種眼光來衡量人才。他們不敢用壹個真正有價值的人,只是收壹堆沒用的傻逼。”我們應該從這個寓言中得到啟示:所謂“真正有價值的人”並不是壹個沒有缺點的人,而是壹個能在某壹方面脫穎而出的人——壹個能做好本職工作並取得顯著成績的人。但如果脫離這類人才自身素質的特點,隨意任用,往往會破壞他們的才能和專長,結果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對於有才華的下屬來說,不壹定要各方面都優秀,重要的是在某壹方面有優秀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所以我覺得沒有道德和知識是很可怕的,要盡量做到德才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