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曾子的《禮記·大學》。原文摘錄如下:
所以君子首先要慎德。有德,有人,有土,有土,有錢,有錢有用。德行是基礎,財富是目的。在外面,為人民而戰。所以,聚財則民散,散財則民聚。說錯話的人出來,也進去;非法進去的商品也會非法出去。
用白話文解釋:所以,君子要慎獨修德。有德才能得人,有了人才能有地,有了地才能有財,有了財才能享。德行是根本,財富是目的。如果本末倒置,人們就會互相爭鬥和搶劫。
所以,當財富聚集在君主手中時,人民可以分散,財富疏散到人民,人民就會聚集在君主周圍。所以妳用不講理的話來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講理的話來說妳,用不講理的方法獲得的財富也會被不講理的方法拿走。
擴展數據
《大學》原為《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所作。它實際上是秦漢時期的壹部儒家著作,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教育理論著作。
後來北宋的程顥、程頤極力推崇南宋的朱,由他撰寫大學章句,最終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大學》提出的“三綱”“八項”,強調修身是治人的前提,修身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表現了治國平天下與個人道德修養的壹致性。
全文言簡意賅,內涵深刻,影響深遠。主要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並系統論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學,對做人、做事、治國有著深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