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敦煌曲子詞的起源應詳加考證。

敦煌曲子詞的起源應詳加考證。

本世紀初,在甘肅敦煌莫高窟(又稱千佛洞)發現了大量的五代手稿。隨後,唐五代的民歌、歌謠重現,或稱敦煌歌、敦煌歌。它們是詞千年發展史的椎輪,內容廣泛,形式活潑,風格豐富,個性特征鮮明,富有生活氣息,反映了詞在民間興起時的原始形態。《敦煌詞集》包括王忠民的《敦煌曲子詞集》、饒宗頤的《敦煌曲子》和任爾貝的《敦煌詞集》。

詞作為壹種新的詩體,首先在民間廣泛流傳。可以肯定的是,當時民間流傳的話肯定不少。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絕大多數的民間詞已經消亡。1900年,壹次偶然的機會,在敦煌鳴沙山第288窟(藏經洞)發現了數百首臨摹的民間詞,為研究歌詞、歌曲的發展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敦煌曲子詞已編集:王忠民《敦煌曲子詞集》,164集;宗祧《敦煌曲》,318字;任爾貝先編《敦煌曲學錄》,其他民歌如《五更傳》,擴充到545首;任爾貝之後,又編纂了《敦煌歌詞集》,擴充到包括1,200多首,面向所有音樂人。但總的來說,談論敦煌曲子詞的人,還是把重點放在那些名稱可調、符合詞體風格的曲子詞上,也就是把王忠民收藏的曲子詞作為研究對象,以區別於樂府詞和其他民歌。就敦煌民間詞而言,其內容相當廣泛。其中“有遊子的呻吟,有忠臣義士的壯語,有隱君子的歡喜與快樂;青年學生的急切與失望,還有佛祖的贊美,醫生的歌聲,都很合拍。只有不到壹半的人談論他們的感受和鮮花。”(見王忠民《敦煌曲子許茨錄集》),其中最突出的是歌頌愛國統壹的作品。比如菩薩蠻(《敦煌歷代大宗師》)和獻身忠義(《生死好》)。這幾句話道出了“安史之亂”後邊疆人民的疾苦,以及他們對國家強盛、統壹大唐帝國的熱切渴望。此外,壹些民間詞語也反映了商人遊子的旅行狀況和艱辛,歌者和舞者的愛情生活和對幸福生活的渴望,還有壹些詞語也表達了夫妻在非正義戰爭中的厭倦,等等。現存的敦煌曲子詞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而且在藝術上保留了民間作品質樸清新的特點,風格多樣。正是這種流傳於下層社會的民間話語,哺育了文人,促進了文人詞的創作和發展。同時,在敦煌發現的曲子詞中,還有壹些長調是現存唐代文人詞中少見的。

值得註意的是,敦煌曲子詞中寫得最好、寫得最多的仍然是關於男女愛情的作品。在公、私宴等娛樂場所用流行的燕樂演唱的歌詞,必然受到創作環境和氛圍的影響,呈現出壹種普遍的創作傾向,即談男女情色,喝酒助興。可想而知,在花前月下燈紅酒綠、歌舞升平的環境中,唱著小曲勸酒助興的青年歌手,會突然唱起“我生來有用,紡壹千銀子,都回來!”,或者慢慢唱出“至君,堯舜,再使風俗純”,與周圍氣氛如此不協調,肯定會糟蹋風景。這時候如果唱情色曲調幫妳灌醉,會和氣氛很和諧。所以在敦煌曲子詞中,雖然只有不到壹半的詞表達了對女性的好感,但卻是表達頻率最高的。如果對敦煌曲子詞集進行壹次分類總結,可以發現情人和戀人的作品占三分之壹以上,占比最大。市民喜歡談論華而不實的話題。敦煌曲子詞從壹開始就表現出的創作傾向,迎合了他們的欣賞趣味和審美習慣。這類作品也是最生動的藝術成就。以兩個詞為例:

淚珠在羅綺身上打濕,少年更加感激。當初姐妹們明明知道自己應該比他更真誠。我仔細想想,不知道怎麽聞好嗎?(“扔球”)

向窗外望去,朦朧的月亮像壹片銀色。夜越來越長,風越來越緊,吹走了為奴繞月的雲,看到了忘恩負義的人。(《望江南》)

《扔球樂》是壹個妓院妓女的“告白”,描寫了壹個女人被玩弄、被拋棄的經歷,以及事後內心的痛苦和後悔。她後悔自己的真心付出,後悔沒有聽姐姐們善意的規勸,深刻而感人。只有這些人才能道出自己感情的真實,體味的淋漓盡致,意義的痛苦。《望江南》也是閨中怨歌。壹想到“忘恩負義的人”,就抑制不住內心的苦澀。“心碎者,多情女子”是古代人常見的主題。這個詞構思新穎獨特,增加了抒情的藝術表現力,這是民歌的魅力所在。

敦煌曲子詞作為詞的最初形態,與後來形成的歌詞也有明顯的區別。其初始形態的特征,在吳先生的《唐宋詞通論》中可概括為六點:行間、不定字數、兼收並蓄、不定、多人吟誦題旨原意、曲式豐富多樣。同時,在藝術表現上,很多作品過於低俗粗糙,往往讓人看了難以忍受。屈子詞這顆明珠還埋在沙裏,需要文人去挖掘、去擦拭、去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