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醫古籍中陽明病的探討

中醫古籍中陽明病的探討

(上接上篇)所以,這段話是基於上面這段話“陰陽是生死之源”。從中醫理論上講,治療“陽生陰生,陽殺陰藏”在臨床上也有很大的指導意義。我這裏說的是陰陽互用,妳說的互用是什麽意思?陽之於陰,陰之於陽。我們看陰陽圖,陽到末後會產生陰,陰到末後會產生陽。中間有兩個點,叫做“陰中之陽,陽中之陰”。這就是這種觀點的體現。氣血的體現是楊琪和陰血相互依存。如果氣特別旺盛,氣血特別充沛;氣弱則血滯。氣屬陽,血屬陰,稱為“陽生陰”。

古代有壹個非常有名的方子叫當歸補血湯,這個方子來源於內外傷理論。後世醫家,很多人認為這是洛天依整理手稿時加上去的。不說出處,只說當歸補血湯的作用。當歸補血湯專治益氣生血。以補氣生血為主。很多人聽當歸補血湯的時候,這裏的主藥是當歸,因為當歸補血。其實不在這裏。當歸補血湯的君藥是黃芪。黃芪與當歸的比例為5比1,黃芪是當歸的5倍。重要的是。為什麽補血的方子當歸補血湯要用黃芪為主藥?我們都知道黃芪補氣,當歸補血。為什麽重用黃芪?

因為這裏面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就是《黃帝內經》的這段話叫“陽生陰長”。當歸補血湯主要用於治療疲勞內傷、氣血虛弱、陽浮於外、皮膚燥熱、面紅目赤、口渴、脈沈弱、舌苔生瘡等。還治療婦女產後血虛、發熱、頭痛、產後泌乳,或潰瘍久不愈合,均屬氣血虛弱。當歸補血湯用於治療疲勞引起的氣血虛弱和內傷。

為什麽要用黃芪作為主藥?因為有句話叫“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急固。”這是程方便讀書在解釋當歸補血湯的時候說的。《程方便讀本》為清代章太炎所作。它編纂了古今常用方劑290余首,每首方劑編成七言歌,易學易誦。那是壹本解釋古代名方的書。《程方便讀本》解釋當歸補血湯時曾說,如果血液大量流失,“若見此類脈象,則不會特別指責陰血,但陽也會想消散。”也就是說,有些人在大出血後會出現這種脈象和綜合癥。這種脈象表現為陰血不足,此時陽氣將死。他接著解釋說“也是有形之血不能速長,無形之氣要急實之時。”

這段話特別好。這時候我們該怎麽辦?先補無形之氣,後補有形之血,故稱“有形之血不能速長,無形之氣急固”。有形之血屬陰,無形之氣屬陽,所以“陽生陰”,所以先補陽,後補陰,為時已晚。所以,這個時候“所以,黃芪能大大補充肺脾之氣,能固表者為王。這個時候,蓋的楊已經到了裏面,超出了表面。我怕自己壹時還不夠紮實,只好從外面呆著。”這個特別明智,這個解釋很精彩。學習《黃帝內經》和中醫,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張秉誠把這段話解釋得很好。

第壹,黃芪用於補肺脾氣,即補肺氣和脾氣。肺脾元氣補充後,“守外也固。”肺中氣盛後,衛氣可自生,衛氣為衛外之固。等定下來之後,楊就不會傳出去了。因為在大量失血後,陽氣已經開始向外散去。這時候直接補血已經來不及了,先把分散的陽氣固定好。只是先用黃芪固定桌子,戚薇固定後,氣就不散了,相當於先關上門,不讓陽氣跑出來。

黃芪補肺脾之氣,尤其是肺氣。肺氣充足後,其衛外之氣也充足。衛外氣足有兩個好處。第壹是抵抗力強,第二是陽氣不過分。陽盛的主要表現之壹就是經常自汗。白天,當妳坐下時,妳會出汗。中醫認為這是衛外之氣不固。古代醫生喜歡用黃芪固表,他就是這個意思。

回過頭來看,可以看到“當歸益血養血,二味相合,陽生陰長”。當歸是和血合在壹起的,滋補指的是養血,指的是齊威的壹種保護膜。身體有兩層保護膜,衛氣在最外面,營氣在最裏面。這樣血液也得到了補充。合起來,這兩種藥物被稱為楊勝尹暢,應該包括在黃帝內經。"殘疾人的血液也去其經絡,以加強其耳朵."他說身體的傷殘血液回到了它的經絡,氣血沒有溢出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僅僅是補血的藥物,也可以和日本人壹樣。”張秉誠在講解當歸補血湯時表示,這個湯不是壹般的補血養膩的藥。補血養膩的藥物是指熟地黃、當歸、芍藥等。這個當歸補血湯不是這種藥。這是清代名醫章炳成對該方的解釋,在《黃帝內經》中堪稱“楊勝尹暢”。

明朝還有壹個醫生叫吳坤,他寫了壹本書叫《驗方》。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方劑學專著。什麽是《方論》專著?這是壹本專論處方的專著。收集了歷代常用方劑700余首。按類別分,如中風、傷寒、感冒、暑濕等。,它分為44類。回到善的範疇後,對每壹個方子進行解讀,然後對方子的組成、方義、功能、藥物配伍特點進行說明。所以這本書是壹本非常重要的方劑學參考書。

醫學驗方如何解釋當歸補血湯?他說:“血其實是涼的,血虛是熱的。或饑勞,陰血不足,則陽獨盛,以致肌熱,目赤,面紅,煩渴而引飲。此證純似傷寒白虎湯之證,但脈大而虛,非大而長,可辨。”吳坤特別熟悉傷寒和內傷。他說,壹個人的陰血充足,身體偏寒;如果血虛,身體就容易發熱。或者因為饑餓和辛苦,古代的生活沒有現在好。在古代,人們經常遭受饑餓和艱苦的工作。這個問題在金元四大家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尤其是李東垣,他說饑餓和勞累損傷了脾胃,那個時代的人經常挨餓沒有飯吃。說白了就是營養不良導致的營養不良,面黃肌瘦。這些人的陰血都是虧損的,因為他們好幾天沒吃上壹頓好的,整天就吃這些菜,窩窩頭,甚至是糧食。所以身體瘦弱,氣血不足。

“自行治陽”是此時陽相對於我的充分條件。所以會出現皮膚紅,眼睛紅,臉紅,口渴。尤其像傷寒陽明病白虎湯的證候,就是熱渴、汗出、脈沈。脈雖大,不泛,為空。什麽是虛脈?大而空是指脈搏感覺好像很大。用力按的時候,中間拿或者沈下去會特別空,而不是像白虎湯綜合征那樣又大又長。在這個地方,可以作為身份證明。

回顧吳坤的註釋,《內經》所謂脈虛血虛也是如此。所以這個脈虛是因為血虛。血虛後,脈弱。回過頭來看,“當歸性厚,為陰中之陰,故能養血;但黃芪味甘,補氣。如今黃芪比當歸多了好幾倍。但說補血湯的人,它本身不能產生有形的血,卻是由無形之氣而生。”《內經》說:陽生而陰長,謂之爾。

這段話特別精彩。他說當歸味濃,養血。它叫陰中之陰,能養血。黃芪味甘,補氣。但這裏黃芪比當歸多幾倍,叫補血湯。為什麽?是因為有形的血不能自生,陽化氣,陰形成。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需要無形之氣生。這意味著什麽?死水不藏龍。請註意,任何東西都只能是陰,沒有陽就不能生。

比如植物只靠給土地施肥澆水就能生長嗎?不會吧。還需要陽光和溫度,這些都是陽氣,陽氣提升了種子才能發芽。如果沒有陽光,沒有溫度,沒有冰,零下20度,即使每天澆水施肥,也長不出來,所以陽就顯得特別重要。所以吳坤解釋“有形之血不能自生,而由無形之氣生。”《內經》說“陽為陰之源”就是這個道理。其實我剛才講解當歸補血湯是為了讓大家了解“陽生陰長”的概念和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