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畫壇,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孕育名家,受益無窮。《芥園圖》名不虛傳,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教材。近代壹些著名的畫家,如黃、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曾以《芥子園》為學習的範本。所以《芥子園》這本書很有名。《芥子園》自300多年前出版以來,不斷擴充。《康熙王著安版》和《光緒朝訓版》是全世界學畫的必修書。
“芥菜園”是清初著名學者李漁的住宅別墅名稱。其女婿沈家中藏有明代山水畫家李的素描43幅。於是他請嘉興畫家王建整理並添加了90張素描,增加到133,並附上40張古代山水畫素描,供初學者使用。文章開頭編了《清在堂繪畫簡介》。在李漁的支持下,於康熙十八年(1680)加印,以《芥園》為名出版。這是《芥子園》第壹集。接著,受沈的委托,王幾乎是和哥哥、壹起編繪了《梅菊》和《花羽》譜,才有了第二、三集。是康熙四十年(1701),用五色套印木刻紙,在國際上被稱為“王江本”。當時比較精致,但是印數很少,只能印幾百張。
《芥子園》從此被壹次次復制,逐漸流傳開來。光緒年間(1875-1909),很多人都需要這幅畫,但是因為經年重印,原書已經破舊,無法印刷。當時有個畫家叫晁洵,也是嘉興人。他抄了前三集,加了壹批上海名家的畫,同時編了壹集人物(即第四集《芥子園》)。光緒二十三年,上海有印刷廠影印出版,史稱“朝訓臨本”。這套《芥子園》雖然是黑白版,但比康熙版豐富多了,從此《芥子園》流傳更廣。
《圖片傳》的誕生受到了當時人們的高度贊賞。光緒十三年,何勇在序中寫道:“多年病後,面對此譜,臥遊頗為自得其樂。”而題目是李安運:“檐下皆城垛,目中皆湖光山色。”
畫譜系統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通俗易懂,適合初學者使用。所以在畫壇流行了300多年,從未悲傷過。很多著名的藝術家在剛起步的時候都受益於此。稱他為啟蒙導師並不過分。
繪畫大師齊白石,年輕時家境貧寒,好學,起初以雕工為生。30歲那年,跟老師出去打工,看到壹個客戶家裏有壹本彩色精美的《芥子園》版本,乾隆年間再版。仔細看了壹下,發現我會畫畫,很多都是沒有條理的。於是,我如獲至寶,借用了雷公畫像交叉核對的方法,畫了半年,交叉核對多達16份。從此,他以自己的畫為基礎做木雕,既創造了新的圖案,又符合繪畫的規律,為後來的繪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據說晚年的白石老人還記得這件事。所以他40歲以後才因為畫畫出名,跨越1個世紀,他95歲了。
中國著名畫家潘天壽,14歲去縣城讀書時,從文具店買了壹本《芥子園》,成為他學畫的啟蒙老師。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他學會了根據樂譜畫畫,他成了大師。
魯是著名的山水畫家,自幼酷愛繪畫,但苦於師資匱乏。12歲時,他到南翔書院讀書,得到了壹幅《芥菜園》的石版畫,他如獲至寶般臨摹,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壹步。
郭沫若先生是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會畫畫。他特別喜歡畫蘭花,曾送給好友範靈棣先生。他之所以會畫畫,是因為他經常在家裏的綏山亭裏描繪芥菜園。郭沫若先生曾為其弟郭開雲的畫作《壹幅向日葵》題詩壹首:“因為妳可以傲霜,秋葵也可以仰慕。我不是陶淵明,可以欣賞。我年輕的時候會畫畫,現在手還很好。我希望得到壹個芥子園,恢復我的戲法。”如果老郭能不停地學習繪畫,他早就成了著名的畫家了。
《芥子園》惠及畫壇三百多年,產生了壹代又壹代的名家,可謂功德無量。何勇說這本書“足以名垂千古”,其實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