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象筆記
適用於日常事件提醒和個人理財等繁瑣雜事。我用自己的印象筆記記錄個人財務狀況,實現每月收支平衡。小到每天的每壹筆支出和收入都有記錄,有壹點就是我可以創建多個筆記本,每個筆記本都是獨立的,不用擔心數據被搞混。
如果是壹些日常瑣事,比如提醒自己今天什麽時候去美容,什麽時候去逛街,可以用微列表,刪除同步也很方便。
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發現印象”這個功能,就是別人做的好的讀書筆記,主動分享出來,讓我直接看到別人學習的本質。而且這些數據是永久保存的,不會說因為換了手機就消失了。以前用手機自帶的便簽,換手機的時候發現數據同步很麻煩。Evernote是自動同步保存的,只要妳的註冊賬號存在,數據就壹直在。
2.窗簾
因為最近壹直在整理書本的知識點,所以用幕布寫下了自己的壹些想法和感受。線條流暢利落,風格簡約清新。適合稍微文藝壹點的工作者。可以用在日常的讀書筆記和思維腦圖中。因為幕布的框架和邏輯特別禁止,寫完感覺很強迫癥,導出文件到本地很快支持多種格式,我喜歡。
另壹個強大的功能是“選幕”,可以看到其他大牛分享的讀書筆記精華。這裏分享的真的是幹貨。最不幸的是可以壹鍵保存自己的幕布,即直接獲取公開分享的幹貨筆記,保存在自己的本地幕布中進行二次編輯。這種學習充電效應勢不可擋。我擅長把幾百個單詞整合起來,然後總結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不過,畢竟是別人的硬碼字,我就順便拿走了。
個人認為幕布相當於另壹種形式的網盤,重要的文件編輯可以保存在裏面。網盤上的傳輸也要考慮網速。關鍵是上傳文檔到幕布基本都是秒,但是有壹點小瑕疵就是個人免費版的功能比較單壹,無法上傳圖片和編輯文字顏色,視覺效果和可讀性可能會差壹些。
3.石墨文件
我實際上接觸石墨文件的時間比落幕還要早。我記得好像是三個班學了幾門課然後查了學習資料。默認情況下,我將它們保存在graphite文檔中。可能名字沒那麽印象深刻,但是感覺瀏覽效果還可以,其他感覺沒什麽特別的。後來就沒繼續用了。
用了幕布之後,看到很多關於幕布和石墨文檔哪個好的討論。於是我又去研究石墨文檔。從桌面上看,我把文檔按時間順序排列,從體驗上來說比幕布略差。壹個是文檔的上傳速度比幕布慢,當然不會差太多。另外,相對於“選幕”石墨文檔,沒有公開的高質量筆記,完全是壹個工具。
然而,graphite文檔有壹個優點。免費版還支持圖片、文字顏色、表格,所以編輯內容的體驗應該比evernote、curtain要好,速度不會卡頓,內容可讀性更強。所以現在我壹般都是把curtain和graphite document壹起用,互為補充,各有優勢。
PS:我還發現了壹個小秘密。看來幕布和石墨文檔的直接數據是不能共享的。我試著把幕布以word格式保存在本地然後上傳到graphite文檔,試圖添加壹張圖片,但是好像數據傳輸失敗了,變成了壹張白紙。我試了幾次,結果都壹樣。這就是讓我哭笑不得的事~
至於其他的讀書筆記軟件,當然也有,但是我就重點說三個,因為客觀來說,這三個軟件應該是現在用的最多的。當然,如果網友有其他更好的讀書筆記軟件,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安利,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