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起源於古代印刷技術落後時期的復制圖,當時的復制圖稱為復制版畫。經過多年的工具和材料的改進,特別是印刷術的發展,畫家可以自己繪畫、雕刻和印刷,版畫成為壹門獨立的藝術。
版畫有很多種,取決於使用的版式材料,如木刻版畫、麻版畫、紙版畫、石膏版畫、銅版畫、鋅版版畫、石版畫等等。根據版面的性質,可分為浮雕、凹版、平版三大類。其中,木刻版畫是最早的版畫形式,也是最受歡迎的版畫。
版畫的制作比較特殊。比如木刻版畫的制作,先用刀刻在木板上,再印在紙上。印刷時可以套色,稱為套色木刻,還有黑白木刻和水印木刻。
銅版是在塗有壹層防腐蠟的銅板上用刀、針雕刻,再用酸性腐蝕液蝕刻,這樣防腐蠟雕刻的地方很容易變成凹線。印刷時墨卷成凹線,防腐蠟沒刻的地方,墨上不去。把這些地方的墨水擦幹凈,然後把紙攤開,用幹凈的滾筒卷起來,讓凹線裏的墨水印在紙上,就制成了銅版。
其他種類的版畫是不同的。
由於版畫獨特的技法,它的藝術效果也非常具體。比如線條富有表現力,個性鮮明,有壹種力量之美。另外,很多原創作品可以直接打印出來,所以很受人們的歡迎。
近代壹些著名的版畫家,比如德國的kaethe kollwitz,比利時的Maisuilele,美國的White,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他們在壹生中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版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