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水滸傳》的意義何在?

《水滸傳》的意義何在?

施耐庵自己對《水滸傳》的定位是“民族勵誌書”,號召“全民的力量”,“聚集全民的力量”來反抗這個由外國人統治的強大政府。因此,他的“立場”是站在“造反派”壹邊的。所以晁蓋等人搶劫未遂,他稱之為“聚義”;朱仝枉法釋放了強盜晁蓋,稱他為“史燚”;歹徒上梁山搶劫,他卻說是“替天行道”!

《水滸傳》以“結義”和“聚義”作為全書的結構線索,並特別舉出“義”字作為全書的精神內核。宋元以來的小說戲曲,最喜歡杜撰所謂“結義”故事,樂此不疲。不僅僅是三國和水滸,還有很多其他的故事。所謂“同姓兄弟”,形式上是中國長期以來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關系的“模擬”。但對這種“次關系”的強調,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對傳統觀念“解構”的壹面,是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和社會關系體系變遷的壹種表現。因為中國古代宗法社會關系體系衍生出來的傳統道德思想——尤其是董仲舒、朱等人經過儒家反復改革後的道德思想——壹直以“忠孝”為首。孝是基礎,忠是孝的放大,皇權至上把忠推到了絕對的高度。現在這種不相關的“子關系”被強調了,“義”的地位提高了。“忠孝”的含義雖然沒有被否定,但實際上已經貶值了。

從“義”來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等許多當代“通俗文學”作品基本相同。這些通俗文學作品中的“義”與中國儒家經典中作為意識形態範疇的“義”有關,但也有很大的不同,這表明中國古代社會的思想文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生了不同於以往的變異。但《水滸傳》中強調的“義”與《三國演義》中的“義”並不完全相同。“義”是《三國演義》中最高的道德觀念。雖然其內涵相當復雜,但簡單來說,主要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壹種道德原則。《水滸傳》講的不是帝王將相,而是草莽中英雄的傳奇故事。梁山好漢的大旗是“替天行道”,只能理解為“正義”,所以“替天行道”只能理解為做人。朝廷和政府解決不了人間的不平,要靠梁山好漢們把事情理順,懲罰傷殘,消除暴力。這就是“替天行道”的意思。所以“替天行道”不過是“替俠客伸張正義”的另壹種說法。換句話說,水滸首先強調的是“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