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歐美等國的漢學家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並不深入。主要代表人物是費正清,他寫的《劍橋與中國史》被西方歷史學家譽為經典。但就我們而言,很多內容,尤其是古代史部,對於西方普通讀者來說,幾乎是科普作品。如果說有深度的話,好像也不是很深,但是觀察中國歷史的角度很獨特。
日本的漢學家,以及歐美的華裔、亞裔漢學家,對中國的歷史都有很深的研究,幾乎和中國壹樣。
說到差異,其實並不是很多。例如:
1,西方主流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所有人類都起源於非洲,並在幾百萬年的歷史中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國的壹些歷史學家也同意這壹觀點,有人認為人類起源於多個來源,但並不都來自非洲。
2.西方歷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中國的夏朝,而中國歷史學家認為夏朝,或者至少是“先商”文明是存在的,主要依據是二裏頭文化遺址。所以西方歷史學家認為中國的文明史應該是3000年,而不是我們說的5000年。
3.西方歷史學家有壹種觀點認為,在古代,中國與西亞的交流頻率比我們想象的要大。比如中國的青銅器、陶器、雕塑可能深受中亞遊牧民族的影響,甚至認為周人可能與中亞遊牧民族有密切的血緣關系,但中國史家基本否認這壹點。
4.即使在外國漢學家中,對元朝也有爭議,是傳統的中國王朝還是外國的蒙古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