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熱型
見證
皮膚可見紅斑、腫脹、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出較多,浸成片,瘙癢劇烈。可能伴有發熱、乏力或腹痛、便秘或腹瀉、小便短而紅。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或弦滑數。
處理方法
清熱利濕,輔以祛風。
藥方上的草藥
1.主要當事人
祛濕湯加減(高炳軍選科經驗集)
藥方:萆薢15g,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魚腥草各30g,牡丹皮、澤瀉、通草、防風、黃柏各12g,蟬蛻6g。水煎服,每日1劑。
便秘,增黃12-15g(後腰)。濕熱偏高者,加龍膽草12g,梔子12g。嚴重瘙癢加浮萍9克,蒺藜15克。
2.中成藥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風熱型
見證
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鱗屑、結痂或少量滲出物。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浮。
處理方法
疏風清熱,輔助利尿。
藥方上的草藥
1.主方消風散(陳世功《正宗外科》)加減。
處方: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各12g,蟬蛻9g,生地20g,石膏30g(先煎),魚腥草30g,金銀花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
瘙癢嚴重者,加浮萍9克,蒺藜15克。滲出過多者,加土茯苓30g,木通12g。
2.中成藥
(1)銀翹解毒顆粒(按銀翹散原方配制的顆粒)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溫開水沖服。
(2)防風童生丸,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血虛風燥型
見證
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或苔蘚樣、色素沈著、脫屑,或頭暈、乏力、腰酸、四肢無力。舌紅,苔薄白,脈緩或細。
處理方法
養血祛風。
藥方上的草藥
1.主方當歸飲子加減(陳世功外科正宗)
處方:當歸、防風各65438±02g,川芎、荊芥各9g,白芍、何首烏、丹參、蒺藜各65438±05g,生地25g,甘草6g。用水煎服,然後用藥渣煎服,每日1劑。
瘙癢失眠者,加珍珠母30g、生牡蠣30g(先炒),何首烏、酸棗仁15g。如有壹定階段糜爛滲出,加土茯苓15g,土茯苓30g,澤瀉12g。
2.單方:千金首烏湯(廣州中醫學院外科)
藥方:千斤拔30克,何首烏15克,黑豆皮12克,當歸、蟬蛻、苦參、白鮮皮各9克。用水煎服,然後用藥渣煎服,每日1劑。
濕疹的外部治療
1.急性濕疹
(1)若早期發現紅斑、丘疹、丘疹、水皰,但未發現糜爛、滲出,可外用十針散、二妙散、六壹散,或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
(2)對於紅腫、糜爛、滲出者,宜用以下中藥或中草藥水煎服,用於寒濕敷用。常用中藥和中草藥: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側柏葉、苦參、九裏明、三庫庫、黑面神、竹茹。選5-6味各30克,或兩面連皮洗凈,水煎後濕潤,或綠茶水濕潤。
(3)濕敷間歇時,或濕敷後滲出物已明顯減少時,可外用青黛粉油或二妙散油,或外用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濕疹常采用壹側皮膚外洗或兩側皮膚外洗用水沖洗,必要時也可濕敷(滲出較多者)。並可選擇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靛藍散油外敷,或用十珍散調外敷。
3.對於慢性濕疹,可采用壹側皮膚外洗或兩側皮膚外洗水煎服外洗,外用5% ~ 10%硫磺軟膏、5% ~ 10%黑豆餾軟膏或青黛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