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直在課堂上聽老師參考《醫林糾錯》,寒假的時候在課余時間看了壹遍。在我看來,確實是中醫史上劃時代的壹本書!可惜,對中醫來說,原本是壹條具有現代科學精神的道路。然而,由於中醫的積累,王清任不能獨自做到這壹點,所以這條道路未能繼續下去。
《林逸改錯》分上下兩冊,由王清任於道光十年(830)撰寫出版。是他42年臟腑巡診的心血之作,也是中醫解剖史上極具創新意義的著作。
這本書大約有三分之壹的內容是關於解剖學的。他用自己的眼睛辨認了胸腹部的內臟,對照古代解剖學,畫了十三張他認為正確的解剖圖來糾正自己的錯誤。從壹般解剖結構和壹般關系的描述和王清任理論來看,這是非常準確的。他發現了頸總動脈、主動脈、腹腔靜脈和全身血管的動靜脈分化;描述了網膜、大網膜、胰腺、胰管、膽總管、肝管、會厭、肝、膽囊、胃、腸、腎和膀胱的形態和毗鄰關系。但他對很多器官的命名和功能解釋,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仍然是錯誤的。比如大動脈稱為“氣總管”和“瓣膜”,認為動脈中有氣而無血,主靜脈稱為“榮總管”,認為血液和營養都是由其供給全身的。
第壹個對中醫提出嚴厲糾正的中國醫生是清代的內科醫生王清任,他被晚清西醫杜德金譽為“近代中國的解剖學家”。然而,這種改正錯誤的精神自王清任以來並沒有得到進壹步的提倡和發揚。
“古人雲:不能為良醫,而願為良醫。做壹個好醫生容易,做壹個好醫生難。俞越:不然。治國的好樣子,壹代有壹代;沒有壹個寫書的人是好醫生。之所以沒有完整的人,是因為前人創造醫書,臟腑有誤;”後人沿襲說法,病先喪,病亡。即使有繡虎雕龍之筆,能削雲補月,病絕與臟腑不符。這種醫學方法沒有完整的起源。”——《醫林糾錯》,這段話反映了當時的醫學現狀。古代知識分子重文輕理,重經輕實踐。他們學習的方式就是反復咀嚼聖賢的經典,吐出壹些所謂的情懷來成為大師。知識分子十年寒窗,心只為功名。壹旦他們的名氣沒了,他們就想混個好醫生。事實上,他們的學習方法從壹開始就是錯誤的。所以,所謂的“儒醫”不過是壹個只會讀經註釋的騙人的庸醫罷了。醫學是壹門實踐科學!在王清任之前,沒有人對經典中的內臟解剖學知識有任何懷疑,更沒有人想到要去親自解剖和驗證它。所以他敢於打破經典,親自看屍檢驗證,是值得我們稱贊和敬佩的,也是值得我們學醫的人效仿的。
然而,王清任的解剖學並不是真正的解剖學,如上所述,他只是看著解剖學。盡管如此,他也發現了很多流傳了兩千年的錯誤,解剖學的重要性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因為他只看了解剖學,所以糾正不徹底,甚至出現了新的錯誤。但是,他的“實證主義”思想在中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寫壹本書而不知道臟腑不是癡人說夢;”不知道臟腑,跟瞎子走夜路不壹樣!”——“醫林糾錯”,這個道理現代人都懂,但其實幾千年的中醫都是從完全不了解臟腑,壹味依賴經典著作的狀態走過來的!王清任花了幾十年時間試圖弄清楚臟腑。”壹開始我知道醫書上畫的臟腑圖片和人體臟腑完全不壹致。“王清任相信他的眼睛比經典更好。他指出《蘇文南經》等經典中所描述的臟腑“看似真實,實則臟腑未見,故王清任指出許多錯誤,如:“古人講脾胃,脾屬土,土主靜而不動;脾動則不安。既然雲何脾動不安,為什麽壹聽就說脾動?動了就磨胃轉食,脾不動就轉食。在脾的運動上,錯誤是這樣的;肺上,空如蜂巢,下無透入。吸入時是滿的,呼喚時是空的。既然雲下無透,那怎麽可能是雲之肺有24個孔,呈行列分布,以運出臟氣呢?說肺之竅有什麽錯?”
王清任在解剖學上的許多發現是前所未有的,接近現代解剖學。但由於方法簡單,錯誤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心無血”說。但這些都無損於“醫林糾錯”的偉大!林逸改錯的精髓在於積極的思考和糾錯的精神。後世中醫從書中得到血府逐瘀湯等31個方劑。
但是,如上所述,《醫林糾錯》雖然體現了中醫創新糾錯的勇氣,但其錯誤也是由於時代的局限,無法用手解剖,更細致地觀察。
劉自述對的評價是:“西醫逐層解剖骨肉臟腑,宣揚真理澄明,中國不是這樣的,而歷經幾千年,闡述,證明王先生《改錯》壹書,為其宗旨。”事實上,歷史上對王清任的評價壹直是褒貶不壹,各有側重。我欽佩王清任的糾錯和創新精神。
總的來說,這本書還是值得壹讀的,從中學習到積極的思維和糾錯的精神。這是中國醫學史上不可磨滅的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