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孟子古籍的印刷在哪裏?

孟子古籍的印刷在哪裏?

這些家喻戶曉的經典名句,是從初中開始出現在語文課本上的必修古文。都出自孟子。

對於孟子,我們大多的認知是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學派,與孔子壹起被稱為“孔孟”,被後人尊為“亞聖”。

我們主要通過《孟子》這本書來了解孟子和他的思想。自南宋朱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並列為“四書”以來,《孟子》成為儒家學派的重要經典著作之壹,壹直被視為古代文人科研的必修教材。

從古至今,解讀孟子的文章和書籍不計其數。借助這些書籍,我們理解和記憶孟子的經典話語,學習孟子的儒家思想。

而大約2500年前,混亂的戰國時期,壹個真正的孟子是什麽樣的?孟子是如何表明自己的思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

《孟子讀本》,1985貝先生所著,以全新的視角,廣博的中國古代史知識,詮釋了孟子經典篇章,為我們呈現了壹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孟子。

日本東方歷史學家、中國古代史專家、京都大學教授貝冢茂樹,家世深厚。他的父親是日本著名的地質地理學家,弟弟湯川秀樹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貝冢茂樹自幼隨祖父學習四書五經,在中國古籍和歷史方面造詣很深。

《孟子讀本》壹書分為三個部分:孟子思想產生的背景,孟子的人與思想,以及《孟子》壹書。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是:

既是對孟子的文學解讀,也是對春秋戰國歷史的解讀。以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為背景,我們可以理解壹個古代聖人的成長和思想形成並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時,該書精選了《孟子》十四卷中最能體現孟子思想、觀點和人格的章節,詳細闡釋,帶領我們融入當代人的思維,從更加辯證、客觀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思想和人格,使我們對孟子和該書有更深入的了解。

無論從《孟子》、《孟子》這本書,還是從孟子家的儒家學說,都需要先了解“時代背景”。

就像壹個人的心理、思想、性格都源於家庭環境壹樣,壹本書、壹種思想也必須研究它的背景,這是孕育它的土壤,是孕育它的“出身家庭”。

即使我們解讀壹首詩,也需要探究詩人的創作背景。比如南唐後主李煜,他的文字婉約而真誠,他的文字經常被我們用來表達那種淡淡的恨意,淡淡的哀愁。從字面上看,我們大多數人都感受到壹種悲哀的審美:

當我們了解到這首詩寫於南唐滅於大宋之後,亡國之君李煜在汴京被俘,他心愛的公主幾周後被宋太宗逼上了絕路,而畫家又將這壹絕路的背景畫了下來,妳就能深切體會到李煜寫這首詩時極度悲傷無助的心情,也就能更好地理解這部作品,真正做到與詩人思想* * *音。

因此,在《孟子讀本》的第壹部分,作者極其有必要描述壹下春秋戰國的歷史背景。

從“春秋五霸”到“戰國七雄”,周天子的權威逐漸衰落,周朝時期建立的文化和制度日漸瓦解,最終消失。在這個歷史時期,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朝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層出不窮。整個社會壹片混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壹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百家爭鳴的文化現象,也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代。這種現象有三個主要原因:

1.舊貴族衰落(周天子分封的貴族)。

2.有權有勢的人,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可以憑借才華得到重用。

3.舊的身體系統完全崩潰了。

正是在這種社會變革中,形成了壹個新的“學者”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大多是貴族的家臣。他們中有寫書的單身漢,有為知己而死的勇士,也有為他人出謀劃策的謀士。

在這些“學者”中,出現了孔子、孟子、韓非子、墨子、莊子、荀子、張儀、徐行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希望通過他們既定的思想認知,形成新的社會秩序。

被視為儒家鼻祖的孔子,前半生遊走於列國,追求自己的理想,但都以失敗告終。到了後半生,他開始招賢納士,培養弟子,希望通過弟子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他的很多弟子也確實在傳播儒家思想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孟子深受孔子及其弟子儒家思想的影響。

充分了解孟子出生和成長的背景,對於我們理解孟子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孟子讀本》的壹大亮點。

從上面提到的歷史背景可以知道,在那個時代,只要有真才實學,就有可能實現我們的理想和抱負。那時候沒有媒體,甚至沒有紙。人們如何展示他們的才能和想法?幾乎所有這些思想家都通過遊說和辯論傳播他們的思想。

在離孟子故鄉不遠的齊國,為了吸引天下英才,齊宣王在都城臨淄下設立了思想家、學者辯論的場所。

正是在這裏,孟子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學者,他的思想也越來越豐富。同時,孟子的表述受到了自由辯論方式的影響。

《孟子》前半部分以問答的形式闡述孟子的思想,壹種反駁。這些話,我們可以看到孟子更像是壹個雄辯家,壹個偉大的演說家。他非常善於用類比來論證,他自信而堅定地宣傳自己的思想和觀點。

孟子說,用刀殺人和用棍子殺人是壹樣的,因為政治錯誤殺人也是殺人。同時,孟子進壹步闡釋了“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的場景,最終表明政治家使人挨餓,甚至在曠野中暴露屍體,等同於謀殺,從而強化了其“仁政天下”的政治主張。

孟子經常用比喻把自己的邏輯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產生驚人的效果,使自己的論點更容易被對方接受。

《孟子》中有很多類比,可以看到孟子高超的口才和演講技巧,這是很多常規註釋的讀者很少提到的。

因為《孟子》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孟子步入政壇後的言論,所以我們對孟子的前半生知之甚少。事實上,眾所周知的“孟母三動”、“孟母斷椎”都出自《西漢列女傳》,其真實性無從考證,但通過《孟子》的記述,我們還是可以更多地了解孟子。

孟子堅持自己的“性善論”、“仁義治天下”、“修浩然之氣”等主張,對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極其堅定。這種確定性源於自信。

孟子說:“四十而不動心...我知道我說什麽,我善於培養我的高尚精神。”孟子認為“浩然之氣”是正直高尚的,需要大量的“仁義”才能逐漸養成“浩然之氣”,這是壹種意識形態,而這種意識形態是由意誌決定的。

壹個人能對自己有深刻的認識和認同,並給予他極度的肯定和認同,是壹種極度自信的表現,而這種自信來自於自己的才華和正確的性格。

公元前314年,齊宣王乘燕國內亂之機,壹舉攻下燕國,殺死燕王,攻占燕國都城。當時,孟子是齊宣王(也是老師)聘請的高級顧問。齊宣王問孟子關於攻打燕國以及占領後如何繼續占領的問題。

孟子支持攻燕,雖然孟子加了壹個前提:“如果燕人支持”,但對於反對以武力獲取政權來治理天下,堅持以“仁義”來治理天下的孟子來說,這種行為無疑是自相矛盾和不可理解的,以至於成為孟子壹生的汙點。

《孟子·公孫醜》中是這樣記載的:

孟子原本打算去朝鮮見齊宣王。恰巧齊宣王派使者告訴孟子,他因病不能來見孟子,希望孟子能在宮廷中與自己相見。這個時候,孟子謊稱自己生病了,不能去,因為孟子有壹個目的——“不被召”,就是即使被王召,也不去朝廷。孟子認為,君王應該有尊師重道的態度,作為君王的老師,應該受到尊敬。

但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壹個人要想施展抱負,就要珍惜每壹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和舞臺。孟子的形式主義做法是不是不靈活的表現?

同時,在《孟子·公孫醜》中,還有另壹段記載:

孟子認為自己與齊宣王不和,決定離開齊國,回到自己的故都。在他離開之前,齊宣王付了壹大筆錢來挽留他。孟子說他這樣做不是為了錢,所以他拒絕了齊宣王的挽留。

孟子拒絕齊宣王後,本應迅速離開,但孟子在齊國首都附近又呆了三天,成了齊國壹些文人的笑柄。

其實看到這個,我也笑了。這讓我想起了壹對戀愛分手的情侶: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分手了,對方要求留下,但留下的理由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多數情況下,分手的壹方是想讓對方證明自己對他們的愛)。此時的他們依然故作堅強,堅持要離開,但內心深處依然有著深深的依戀,希望對方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壹向自信滿滿的孟子,內心卻無法表現出這種溫柔。他只能用“多呆三天”來表示。我甚至覺得孟子是個外冷內熱,外剛內柔的“獅子座”!

在這裏,我們看到的是壹個自尊心很強,很有面子的孟子。這在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壹個傾註了這麽多心血來展示自己的抱負和理想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這是不是太感性了?

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性格弱點,讓我們感受到了《孟子》這本書帶來的溫度,感受到了壹個真實的孟子。

窮則獨善其身,善則兼濟天下。

說明:失意的時候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養。當妳失意的時候,妳要努力讓世界上的每壹個人,也就是人民受益。

如果如上所述,只需要對《孟子》進行字面解釋,如上所述,讀者有很多選擇。

但如果想通過《孟子》這本書更深入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和孟子的人格,強烈推薦友塾先生的《孟子讀本》。

相信讀完全書,妳不僅對儒家的理論思想有了新的認知提升,還仿佛看到了壹個自信而真實的孟子站在妳的眼前。他穿越了2500年,在《孟子讀本》裏與妳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