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古籍中的竹紙纖維

古籍中的竹紙纖維

造紙概論。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壹,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傑出發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和絲織的國家。古人用上等的蠶繭吐絲,用剩下的惡繭和病繭經過漂白制成絲綿。漂浮後,墊子上會留下壹些殘留的絮狀物。當牙線次數較多時,墊上殘留的牙線會堆積成纖維片,晾幹後即可剝離,可用於書寫。這種絮體的副產品數量少,古書中稱之為“何琪”或“方絮”。由此可見,中國造紙術的起源與絲綿有關。東漢元興元年(105)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布、漁網等植物原料,經過粉碎、搗打、抄造、烘烤等工序,制成了紙,這就是現代紙的起源。自從造紙術發明以來,紙就以壹種新的姿態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並逐漸在中國傳播,進而傳播到世界各地。

紙是用於書寫、印刷、繪畫或包裝的片狀纖維產品。壹般由植物纖維的水懸浮液經過打漿、網上交錯組合、初步脫水、壓縮、幹燥制成。中國是世界上第壹個發明紙的國家。據考古發現,在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國就已經有了麻纖維紙。質地粗糙,數量少,成本高,知名度低。

2.紙張發明過程

西漢初年政治麻紙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強烈。紙作為壹種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寫《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談“紙”的由來。他說:“紙是從旁部來的,也就是從絲的旁部來的”。當時的紙主要是絹絲,和現在意義上的紙完全不壹樣。許慎認為紙是被水打中後留在床上的壹張薄薄的絲綿。這種床單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叫做“赫體”。這可能是紙發明的前奏。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皇帝顏淵元年(公元前12)。《漢書·趙傳》中記載,成帝之妃曹魏能生太子,被趙之妹所迫害。他們給曹衛能的毒藥用“合提”紙包著,上面寫著:“告訴衛能試試喝這個藥!不能重入,妳是知道的!”。據推測,紙可能與絲綢有關。

自古以來,中國人民就知道如何養蠶和繅絲。秦漢時期,以蠶繭為絲綿的手工業非常盛行。這種處理二次繭的方法叫牙線,操作的基本點包括反復打漿搗碎蠶衣。這項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我國古代常采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對絲麻進行脫膠,這也給了造紙中植物纖維脫膠的啟示。紙是在這些技術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

從目前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早期。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發現於1933年新疆羅布泊諾爾古烽火臺,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陜西省Xi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其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水井關發現兩張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麻紙,呈暗黃色,質地粗糙。

1978年,陜西扶風中煙村出土三張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麻紙。1979年,甘肅敦煌縣馬泉灣出土西漢麻紙五張八枚。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紙地圖殘片表明,當時的紙是可以用來書寫和繪畫的。從西漢出土的紙張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經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造紙技術的文獻很少,很難了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後人雖有推測,但只能作為參考。壹般來說,造紙技術有很多環節,必然有壹個發展演變的過程,絕不是壹個人的工作。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3.改進造紙(其實造紙術不是蔡倫發明的,是他改進的。)

管彩倫紙的圖片源於造紙術。歷史學家葉凡曾說,紙是東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太監蔡倫發明的。其實古籍中已經有記載,在蔡倫‘發明’之前就已經使用紙了。《後漢書·賈逵傳》中提到,建國元年(公元76年),皇帝張寒命賈逵選拔2000名成績優異的學生,授予“簡壹名、紙壹名、經壹名”這說明當時書籍是用紙復制的,比蔡倫造紙術早了近30年。只有《蔡倫經典著作如壹張紙》和《東觀漢紀》的作者劉真和嚴度是蔡倫同時代的人。如果蔡倫發明了紙,他們不會不記錄。20世紀以來,由於西漢古代紙的發現,蔡倫發明紙的想法開始動搖,後被否定。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仍然是造紙技術的創新者和推動者。

蔡倫認真總結了以前的經驗,他認為擴大造紙原料來源,改進造紙技術,提高紙張質量,才能讓紙被大家接受。蔡倫最早用樹皮造紙。樹皮是比大麻豐富得多的原料,可以大大提高紙張的產量。樹皮中所含的木質素、果膠、蛋白質遠高於大麻,所以樹皮脫膠制漿的難度比大麻大。這促使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西漢用石灰水制漿,東漢用草木灰水制漿。草木灰水偏堿性,有利於提高紙漿質量。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將他在方上制作的壹批高級紙張獻給了漢朝皇帝劉釗。漢和皇帝稱贊他的才能,並立即下令世界各地采用。就這樣,蔡倫的造紙方法很快就傳遍了全國。

《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生動再現了漢代的造紙技術。將麻頭、破布等原料用水浸泡、切碎、洗凈、蒸煮、漂洗、搗碎,與水混合制成懸浮漿,撈出漿,幹燥成紙。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和賀帝拜訪過勾踐家,這裏有可能參觀過造紙廠和紙村(今分前直莊和後直莊,位於漢魏古城洛陽東約2000米,面對洛河),很可能是漢代造紙廠的所在地。這兩個地方有優越的造紙地理環境,附近有豐富的造紙資源(如麻、竹林)。

蔡倫提出紙後,造紙術和紙張廣為流傳。東漢末年,東萊人左博也是造紙術專家。他做的紙在白界比蔡侯的紙更精致。在趙琪的三個輔助記錄中,左博的紙、張儀的筆和單薇的墨水被認為是有價值的書寫工具。筆、墨、紙並置,可見當時紙是常用的書寫材料。紙成為竹簡、木簡、帛的有力競爭者,在三、四世紀基本取代竹簡、帛成為唯壹的書寫材料,有力地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

4.●造紙

造紙技術的傳承人張風學第壹次看到媳婦貼在墻上,從壹堆30厘米厚的濕紙磚上撕下壹張張薄紙,貼在墻上晾幹。這壹幕立刻讓人想起了那首古老的民謠:“有女兒就別嫁北張村,半夜起來站墻頭。”據說這是紙張幹燥的最後壹道工序。

69歲的老人張風學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拿出幾把樹皮說:“這是壹種冬青的樹皮,學名叫駿樹皮。這裏的兩把是冬青做的。夏天,冬青的皮叫牙皮,容易從樹上剝落,使其變黑;臘月的樹皮和樹幹粘在壹起,剝的時候就從樹幹上帶東西,這樣毛就白了。因為分黑白,所以做出來的紙也分黑白。”

據張風學介紹,紙漿的生產要經過幾道工序:備料、切割、踩踏、打漿和洗滌。具體流程如下:首先篩選出清水浸泡過的新鮮救必應,用石灰水浸泡2-3天,然後放入大鍋蒸壹天壹夜。當纖維完全軟化後,帶到河邊將石灰等雜質徹底洗凈,然後放在石磨上磨成箅子,再用鍘草機切碎,用工具壓成松散狀,再放入石缸中用石制工具捶打,使植物纖維更軟更細,最後放入石槽中制成均勻的漿狀。

張家後院有壹個5米長、3米寬的水池,用來泡紙漿。據說這個水槽必須用石頭建造,才能保證水不發臭。張風學之子張建昌站在水池邊壹個1米見方的洞裏,用飛桿在水中來回攪動,使纖維在水中均勻分布。然後將紙漿中的纖維巧妙地覆蓋在紙簾上,形成濕紙,壹張壹張地疊放在紙床上。達到壹定厚度後,用杠桿法將這疊濕紙放在支點上,逐漸將濕紙上的大量水分去掉,形成紙磚。終於看到了剛進門時的場景,把紙壹張張撕下來貼在墻上晾幹。

老人掀開壹個大布袋,壹疊厚厚的皮紙展現在眼前。這種純天然的紙,光亮、潔白、幹凈,柔韌性很好。展開前可以用手使勁搓壹下,基本和以前壹樣平整。據說這種紙耐保存,百年後的書畫作品還是和剛畫的壹樣。可惜現在的書畫大多用的是現代宣紙,白麻布紙基本上沒多少人用了。偶爾有Xi安美院的壹些師生或長安畫派的壹些老畫家用它來作書畫,也有壹些來參觀的外國遊客和華僑把它買回來作為紙質藝術品..現在北張村生產的白麻布紙在Xi安只要0.25元壹張,但在國外展覽會上可以賣到6-7美元壹張。古代造紙方法

5.古代造紙方法

以竹紙為例,《天工開物》中指出:芒果籽前後,爬山削竹,削去五七尺,在塘水中泡百日,加工洗凈後,去粗殼,去青皮。然後用好的石灰汁裹漿,放在黃桶裏八晝夜,取出竹料,清水沖洗,用木灰(草木灰水)漿,放在水壺裏煮,用灰水澆。這樣自然會臭十多天。取出放入臼中,搗成泥面,然後制漿造紙。這些記載與後來民間方法制作竹紙的過程基本相同。

6.現代造紙方法

現代造紙程序可分為制漿、準備、造紙、加工和其他主要步驟:

1.制漿是造紙的第壹步。壹般來說,將木材轉化為紙漿的方法有三種:機械制漿、化學制漿和半化學制漿。

2.調制過程中對紙張材料的調制是造紙中的另壹個關鍵點,紙張完成後的強度、色調、印刷適性、保質期都與其有直接關系。

常見的釀造工藝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步:a .打漿b .打漿c .加膠灌裝。

3.造紙部在造紙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是對薄紙進行均勻交織脫水,然後進行幹燥、壓光、卷紙、分切、分揀、包裝,所以壹般流程如下:

A.紙張的篩選:將準備好的紙張稀釋到較低的濃度,借助篩選設備對雜質和未離解的纖維束進行再次篩選,以保持質量和保護設備。

b .網部使紙料在循環的銅絲網或塑料網上從流漿箱流出並均勻分布交織。

c、壓榨部將去除了網面的濕紙導入兩個貼有毛氈布的輥筒之間,通過輥筒的擠壓和毛氈布的吸水作用,使濕紙進壹步脫水,使紙張更加密實,從而改善紙張表面,增加強度。

D.在幹燥部,由於壓榨後的濕紙的含水量仍高達52-70%,已不能再用機械力除去水分,因此允許濕紙通過許多充滿熱蒸汽的烘缸表面來幹燥紙張。

E.壓光由於壓出的濕紙的含水量仍高達52-70%,已不能再用機械力去水,所以允許濕紙通過許多內部有熱蒸汽的圓筒表面來幹燥紙張。

F.由於壓榨後的濕紙的含水量仍高達52-70%,已不能再用機械力去水,因此允許濕紙通過許多充滿熱蒸汽的圓筒表面來幹燥紙張。

G.切割、整理、包裝:取多卷正面已卷成筒狀的紙卷,用切紙刀切成薄片,然後人工或機械整理出破損或汙損的薄片,最後每500張包裝成壹包(通常稱為壹令)。

玩了這麽多,該加點分了...不然對不起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