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溫經通脈湯
資料來源:潘建中,中國中醫秘笈大全。
A組:熟附子20克,幹姜6克,豆豉20克,桂枝12克,路路通20克,黃芪20克,麝香20克,甘草20克。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功能: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此病的方子多為寒邪入侵,氣血寒凝所致。方劑以熟附子、幹姜、桂枝為溫經散寒通絡之主藥;幹姜與熟附子配伍,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增強壯陽強心的作用。黃芪補氣,能強心、通血脈;甘草甜味的再利用。能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無刺激幹燥,降低附子的毒性。方中附子有毒,用量大要先煎。
適應癥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虛寒型或氣滯血瘀型伴寒。
下肢有疾病者加牛膝20克;口幹舌燥、舌紅苔黃者,加金銀花葉20克;潰瘍或壞疽患者,加虎杖30克。
如果疾病處於缺血期和營養不良期。加入活絡湯配方(麝香、艾葉、海風藤、桂枝12g,大果紫金牛5g,紫金牛13g);壞死期加消炎洗方(壹枝黃花、虎杖15g、苦參12g、黃柏15g)。以上兩方分別研末,均用4000毫升泡沸藥浸泡。前者清洗幹凈,後者溫水洗滌。1每天2次,每次30分鐘。
50例有療效,其中臨床治愈15例(平均療程64天),顯效33例(平均療程56.3天),緩解和無效1例(各30天)。總有效率為98%。
7.2活血通脈湯
來源:楊,新中醫(二)1987。
丹參35克,赤芍、雞血藤、地龍、乳香、沒藥、烏梢蛇65438±05克,當歸、紅花、甘草65438±00克,阿莎麗7.5克,蜈蚣3條。
用法:水煎服,壹日1次,壹日三次,溫服。
功能活血化瘀,搜風通絡。
根據方劑,無論是寒濕引起的疾病還是虛寒引起的疾病,氣滯血瘀都是本組病例的主要病理變化。處方中使用丹參、赤芍、雞血藤、乳香、沒藥、當歸、紅花活血化瘀。烏梢蛇、蚯蚓、蜈蚣尋風通絡。阿莎麗溫經散寒。諸藥合用,起到活血化瘀,搜風通絡的作用。
適應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加入附子、肉桂、桂枝、制草烏、防己和蒼術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易濕熱者,加黃柏、萆薢清熱利濕;熱毒過盛者,加金銀花、紫花地丁、蒲公英、連翹、牡丹皮清熱涼血解毒;如果患者長期氣血不足,傷口不愈,肉芽不鮮,當歸、黨參、熟地黃、何首烏等。,益氣養血,宜酌情添加。
外治為輔。若腫脹初起,疼痛不潰,則用本方煎服三次,再用煎劑溫洗患處,每日三次。如果後期已經塌陷,在患處塗抹太乙軟膏,換藥1次,每天壹次。
11例有療效,治愈6例,顯效4例,無效1例。隨訪1 4年,全部恢復正常,沒有回復。
7.3補氣通脈湯
來源:王繼儒《肘後積集》
它由黃芪60克、當歸30克、紅藤30克、玄參30克、穿山甲、水蛭、乳香、沒藥9克、介殼蟲、介殼蟲6克、皂角15克、黨參15克、牛膝9克組成。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壹日三次。
功能:破血化瘀,益氣養血,清熱解毒。
藥方為穿山甲、穿山甲、水蛭、穿山甲、紅藤、乳香,沒藥為破血化瘀通脈。黨參、黃芪、當歸用於補氣血,增加破瘀力;皂莢、牛膝把各種藥物直接引到病位;金銀花和玄參清熱解毒。本方以祛瘀通脈為主,祛瘀通脈壹般是調理氣機,使血液循環得以實現。補益氣血以增加破瘀之力,且能扶正祛邪,而瘀血久滯可抑熱,或外邪,再以清熱解毒之品清之。當脈搏平穩、灼熱、清晰時,疾病就會自愈。
適應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加減麻黃5克,桂枝15克,鹿角膠10克,助陽。如果太發散,可以加熟地30克監督生產。
療效臨床上治愈了很多病例,效果相當不錯。
7.4化濕通脈湯
來源:王繼儒《肘後積集》
包括雞血藤30克、穿山甲9克、土鱉蟲、水蛭、乳香、沒藥各6克、地龍、牛膝10克、蒼術、黃柏各9克、金銀花、葡萄樹各30克、當歸15克、桑寄生30克、威靈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壹日三次。
功能:活血化瘀,祛濕通脈。
如果證候偏濕,治療應該是通脈祛濕。方中用穿山甲、水蛭、介殼蟲、地龍、乳香、沒藥活血化瘀。蒼術和黃柏除濕;當歸補血;金銀花藤清熱解毒,通絡;寄生桑;威靈仙、牛膝通經絡直達患病處,合用活血祛濕、清熱通脈。
適應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傾向於濕性。
療效經臨床反復使用,相當有效。
7.5消炎通脈湯
來源:盧魁傑,《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年譜》。
它由金銀花30.45克(或金銀花。45.60克)、玄參、當歸各20.25克、赤芍65,438+05克、桃仁65,438+02克、紅花65,438+00克、川牛膝65,438+05克、防己9,654,38+02克、絡石藤(或海風藤)。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2次;嚴重者可2天3劑,每日3次。
清熱解毒,活血通脈。
適應癥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栓性靜脈炎及不明原因的下肢腫痛。癥狀為舌尖微紅,苔薄黃膩,或苔白膩,脈略數。
局部腫痛有明顯燒灼感者加連翹20克,疼痛劇烈者加乳香6±7克,沒藥6 7克,元胡15克;如果血瘀證明顯,加土鱉蟲10g;下肢明顯腫脹的深靜脈炎。30克瞪羚;脾腎兩虛者,加黃芪、桑寄生各20克;陰虛者,加生地黃、石斛各1520g。
療效在臨床上反復驗證,每次都取得良好效果。
7.6解聚溫陽湯
來源金奇峰《名治良方》
它由肉桂10克、熟地15克、麻黃9克、附子15克(水煎半小時)、細辛4克、當歸、丹參各30克、白芥子、鹿角霜10克、牛膝15克、絡石30克組成。
用法:每日65,438+0劑,水煎3次,第壹次煎65,438+0小時,後三次每次煎半小時。上午下午晚上服用1次。
同時將藥物洗去壞疽,用蘇木、紅花、肉桂、川烏、細辛、乳香、沒藥15g,透骨草30g,生艾葉30g,樟腦15g,將藥物放入瓷盆中,加水煎半小時,趁熱抽(抽時捂腳)。
具有溫陽通經、散寒止痛、活血通絡的作用。
解決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方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外科血管疾病中的嚴重病癥,如不及時治療,往往會導致截肢或致殘。此證是由於嚴寒侵襲筋骨,阻滯經絡,瘀血阻滯,楊琪下降,不能釋放肢體所致。癥狀是四肢冰冷,腳趾腫脹疼痛。故方中用肉桂、附子、麻黃、細辛、鹿角霜溫陽散寒;熟地黃、當歸、丹參養血調陰、化瘀止痛;白芥子益氣化痰,散寒消腫;川牛膝、絡石藤能祛風濕、通絡、利痹。若在方中重用黃芪,則能益溫陽氣,使陽氣通於下肢,增強當歸、丹參的活血、活血作用。
本方由麻黃附子細辛湯、陽和湯組成,適用於虛寒證。處方使用大劑量的溫經散寒、活血止痛、解陽散寒、通絡消腫、活血康復的產品。
適應癥:壞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虛寒證。癥狀為呆滯、乍暖還寒、四肢沈重、疼痛麻木、腳趾刺痛、小腿肌肉抽搐疼痛、部分區域皮膚蒼白、摸起來冰冷幹燥,常伴有間歇性跛行。若受涼後手腳疼痛加重,則陽脈減弱或消失,舌淡膩,脈細遲。
下肢很冷、氣虛、脈弱者加減黨參20克、幹姜9克;若足趾疼痛較重,加3片炙蜈蚣、0.6 g馬錢子粉(口服),平肝解痙,解毒止痛;若痛如針刺,舌質紫,脈細澀,加土鱉蟲10克,水蛭69克,取吸血蟲深入痛處,尋絡化瘀止痛。
療效用了很多年,治療方法很多,內服外用都有,療效突出。
註意事項:服藥期間,忌煙、酒、魚蝦等海鮮、生冷湯。妳必須臥床休息,擡高患肢。
7.7四妙消苓湯
資料來源:王忠清,中國當代中醫名人檔案。
它由黃芪15g、當歸9g、忍冬藤15g、乳香和沒藥6g、肉桂3g、土茯苓9g、生薏苡仁12g、蒲公英15g、甘草3g組成。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3次。
同時配以外用方劑:枯礬、蜂房灰各15g、兒茶9g、硇砂6g、蒲黃6g、冰片2g。* * *研成細粉,用香油或凡士林調成糊狀。先用淡鹽水沖洗傷口,再將藥膏(適量)塗於患處,每日換藥1次,直至腐肉脫落愈合。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濕。
適應癥為壞疽(爛趾)和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療效反復使用檢驗,效果良好。
八、治愈下肢潰瘍(疥瘡)秘方(2)
8.1華福盛姬旦
資料來源:王玉璋,中國中醫雜誌
由紅煆鉛30克、輕粉和厚樸粉40克、銀珠30克、煆鉛10克、乳香和沒藥50克、血竭20克、松香和冰片10克組成。
用法:將* * *藥研成細末,調成丹。常規消毒下,瘡面外用“華府生姬旦”,再覆蓋外用敷料,隔日換藥1次。
功能解毒,生肌斂瘡。
中醫認為,慢性下肢潰瘍是由於濕熱下註,氣血凝滯,或脈脈不通,皮膚失養,進而熱腐肉爛所致。據臨床觀察,大部分患者的其他瘡面凹陷,膿液稀疏而豐富,或潰瘍面覆腐,肉芽組織暗淡或灰白色,潰瘍周圍皮膚增厚、色素沈著。王認為,這是氣血凝滯,經絡不通,瘀血、腐臭、膿液的存在是潰瘍經久不衰的主要障礙。藥方中含有聖藥紅生丹,能刺激病竈肉芽組織,促進結締組織增生,有利於潰瘍愈合。松香、奶粉等。是本方佳品,能促進肌肉生長和皮膚收縮,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加速上皮形成。王認為,膿液可能是瘡面藥物作用下局部組織代謝旺盛的表現,是“煨膿”的結果,並非瘡面感染加重所致,而是疾病由陰轉陽的標誌。紅聖丹、輕粉、朱茵、蔚茹都是辛熱之品,不僅能解毒、拔膿、腐生肌,還能活血、消腫、止痛。該藥物具有解毒、生肌、收斂皮膚的功效,能改善瘡面局部微循環,激活慢性潰瘍由僵硬狀態向急性無菌性炎癥反方向轉變,刺激結締組織增生。臨床使用安全可靠,是治療慢性潰瘍的理想藥物。對於慢性潰瘍也是很好的外治法。
適應癥:慢性下肢潰瘍。
療效經臨床多年使用,均取得滿意效果。
8.2疥瘡湯
來源王德龍,浙江中醫雜誌(1112)1982。
包括當歸20克,茵陳30克,葛根30克,黃柏、苦參、連翹、豬苓65438±02克,蒼術、防風、羌活、知母65438±00克,木瓜2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溫服。
功能:清熱利濕,祛風解肌,活血消腫。
適應癥疥瘡(初中)。
13例有療效,6例早期患者平均服用15劑後痊愈。中期7例平均服用23劑,治愈6例,好轉1例。總有效率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