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湖地圖
明朝
簡介紙,彩色,現藏故宮博物院。
此圖右上方隸書石虎二字,左下方篆書:白邊印於壁上,雲停時白邊生。而書法又分石虎和衡山文筆。千畝東南山麓,登上了興米蘭。山外煙碎,鏡中月明。故事追文木,閑情付玉川。鷗亭聯盟會繼續,農場會贏得比賽。自吸斟成酒,水化為田。馮就派華去拜訪謝飛仙。
橫塘和石虎兩頁,是《明仙姑蘇十景書》裏的圖。清墨園會議觀述略。
2.跨池塘地圖
明朝
介紹相冊,紙張,顏色,大小未知。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這幅畫是文徵明的壹幅小畫,簡潔明了,格調高雅,寧靜。
3.《玉川圖》
明朝
立軸簡介,紙,設色,豎132 cm,橫34 cm。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這幅畫以遠山和平灘上的雜樹為前景;中景,絕壁繪巨峰,河帆清;近景,布局疏密,山石樹木間房屋如出壹轍,板橋溪靜謐動人。整幅畫布局精巧,用筆細致,具有美與美的美感。
4.《霜竹石圖》
明朝
立軸、紙本、墨水筆簡介,長76.9厘米,寬30.7厘米。上海博物館收藏。
這幅畫描繪的是太湖堆著石頭、雜木、枯枝和修枝。畫面力求自然,不做巧妙的修飾,體現出畫家寧靜平和的心境。
正如自題詩所雲:“幾本書幾個香爐休神,林中竹影暗。”戚菊見沒有車馬,有時就敲門要藥。“柯木用的是幹筆,蒼勁秀麗,足見其書法功力。《灑脫筆法》是畫家的成熟之作,寫於62歲。
5.景觀地圖
明朝
扇面簡介,紙張,顏色,縱向16.1厘米,橫向46.7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圖中山巒幽幽起伏;巨崖、松林、古樹、際、雜樹成林,茂密蔥郁。房子隱藏在樹叢中,壹位老人凝視著窗外。泉水蜿蜒流入小溪。格調高雅,穩重安靜,雖有和董、米的淵源,卻自成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