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大正藏全稱:大正新編大藏經類型:佛教經典匯編:大正時期主編:高草俊二郎出版:大正所有佛教經典的歷史淵源、內容、歷史事件、經書、目錄、歷史淵源是壹個完整的集合。起初叫“諸經”,後來取名《大藏經》,意為“保存”。因其內容廣泛,故稱《大藏經》,又稱《三藏》。其內容主要由經、法、論三部分組成,又稱“三藏經”,分別稱為經、法、論。“經”是佛教所說的指導弟子修行的理論;“法”是佛教對信徒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規則。《論》是佛教弟子為闡明經文理論而寫的著作。此外,還收錄了印度和中國佛教歷史和理論研究的其他專著。在佛教東傳的兩千年間,經過歷代的翻譯和流傳,大藏經體系的數量與日俱增,但最終被收集整理成《藏》的卻屈指可數,全國也只有十余部(宋遼八部,元代兩部,明代四部,清代壹部)。國外可以考,韓國考三次,日本考七次。中國第壹部漢文大藏經《開寶》,是公元971年宋開寶四年刻本。此後,宋遼金元明清,壹千年間有官方和民間版本20多個。在翻譯佛教經典的過程中,佛教中的大量思想和觀念被轉化為中國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創造了“世界、宇宙、老師、真實、現實、堅持”等大量沿用至今的詞匯。其中,作為漢語音韻的四聲,它已成為當今普通話的重要標準。此外,《大藏經》的印刻對漢字的演變和最終確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壹部《大藏經》由趙匡胤首創,並以其書名命名為《開寶》。它的出版開創了中國大型古籍編纂的先河。在中國大藏經的影響下,後來出現了藏文、蒙文和滿文版本的大藏經。日本和朝鮮半島也開始出版他們的大藏經。現在,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次大陸,原有的佛經已經消失。但壹些重要的佛教經典在漢譯本的幫助下得以保存,其流傳和作者時代歷歷在目。這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化的壹大貢獻。國內刻本《宋開寶》出版了《蜀大藏經》,簡稱《開寶》或《蜀本藏》。這是中國第壹部雕版印刷的集子,現在沒有完整版,流傳的也很少。《佛祖全集》第43卷中記載開寶四年(971),“高品與張往益州刻大藏經”。983年,唐太宗太平興國第八年,寫道:“成都初建太宗大藏經,板成。”據《北山錄》十註及歷代佛總錄,板數為十三萬余塊。日本《元亨釋書》卷十六:日本顏勇元年(987年),藏經歸還日本,當時共有5048卷。《雲》此後反復增補,最後積累到653泰銖,6600余卷。裝修全是紙質的,每塊板23行,每行14字或15字。天喜三年,佛祖四五真宗:“十壹年,東女真人進貢,乞藏經,賜詔”而嘉祐三年,四六真宗,“[西夏奏中國新建伽藍,乞藏經,賜詔。”據了解,它在當時被隱藏在壹個廣闊的地區。經史《大正藏》以重刻小三藏為基礎,參照開寶、契丹藏進行了修訂。由100卷(冊)和85封信組成,* * *收藏13520卷,80634頁。分為原藏55卷(冊)、續藏30卷(冊)、其他卷15卷(像部12卷、昭和法寶總目錄3卷),是當時收集佛教資料數量最多的大叢書。雖然內容十分完備,但修訂中有相當多的錯漏,因此受到了批評,但並不降低其學術地位,是佛寺、圖書館必備的大藏經版本。1960年,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出版會議”發起重印,糾正了初版中的壹些錯誤。《經大正藏》收錄的佛經總數量是各類藏經中最多的,包括正藏、續藏、圖像和總目錄***3493部,13520卷。編輯風格也很獨特,將經書分為阿含經、本元經、般若經、法華經、華嚴經、保濟經、涅槃經、大吉經、密宗經十大類。法集包括米薩賽部、摩訶僧部、曇無德部、撒婆部、戒戒經(葉佳遺部)、戒菩薩等。論西藏,可分為五類,即釋經、坦坦、中觀、瑜伽、隨筆。雜集分為經、法、文、學、史傳、事、外教、目錄八大類。在《續集》的30卷中,除最後壹卷歸入《古代易經》、《魯迅》、《論書》和《敦煌疑偽經》兩大類外,其余29卷歸入《續靜姝》、《陸書》、《論書》、《朱總》、《四地談》四大類日文著作。圖片12包含了363種著名的佛教畫像,密宗王銘像,金剛像和日本各寺廟的各種曼陀羅。《總目錄》三卷,包括中國各版本藏經目錄77種,日本寺廟刻寫藏經目錄,以及《大正藏經調查目錄》、《大正藏經總目錄》、《總索引》、《譯著目錄》,都是比較實用的版本。但檢查工作面廣,錯別字、錯別字多。此外,由《大藏經術語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塔正藏索引》為研究佛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聖經列舉在《修道院佛法論》(卷二)【唐玄奘譯】論五事(卷二)【唐玄奘譯】論薩坡多宗五事(卷1)【唐法成譯】阿毘達磨五律(卷1)【後漢安世高譯】阿畢【陳珍珍譯】阿婆達和散論頌(卷1)【唐玄奘譯】和散論(卷5)【尊者安慧藻】阿婆達和正論(卷80)【唐玄奘譯】阿婆達藏傳佛教論(卷40)【唐】釋、般若燈(卷15)釋中觀大乘(卷9)宋維經譯十二門學說(卷1)姚欽、鳩摩羅什解讀(卷2)姚欽、鳩摩羅什解讀(卷1)大乘廣百言說解讀(卷10)唐玄奘百言說翻譯(卷1)後魏菩提翻譯;陸嘉倫失傳(卷1);魏後期般若在瞿曇的翻譯:大乘斷詞論(卷1)論《大乘二十賦》(卷1);論君子(卷二);大乘掌上(卷二);在瑜伽老師的土地上(卷100);關於瑜伽。北梁譯《菩薩山戒經》(9卷),譯《求跋與莫》,《菩薩山戒經》(1卷),譯《求跋與莫》,《定藏論》(3卷),梁譯《成認識論》(10卷),唐玄奘譯《只知三十論》。陳珍珍譯認識論(卷1)大乘認識論(卷1)陳珍珍譯認識論(卷1)[唐玄奘譯認識論]成認識論(卷5)[唐義經譯][陳珍珍譯]攝大乘論(卷3)[唐玄奘譯]攝大乘論(卷15)[陳珍珍譯]攝大乘論(卷10唐玄奘《中國邊疆理論的翻譯論爭》(1卷);唐玄奘的翻譯;基督教的倡導者(20卷);唐玄奘的翻譯;基督教上的倡導者(1卷)【唐玄奘】唐玄奘譯論大乘《阿彌陀佛雜集》(16卷)六Xi教授的結論(1卷)湯壹靜譯論成就(1卷)大乘論成就(1卷)後魏勒譯納摩提《大乘五蘊論》(1卷 王的理論(唐玄奘譯)的譯據論(卷1)的譯無相思塵論(卷1)的譯揭論卷(卷1)的譯掌論(卷1)陳以靜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