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氣候都異常幹燥。據調查,在北方地區120個供暖日裏,只有2.5天達到健康濕度。另壹項研究表明,室內空氣汙染是室外的5-10倍,所以很多人在冬天缺乏濕潤潔凈的空氣。通過對流行病的研究,科學家發現白喉、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腦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的發病率很高。在幹燥的冬季顯著增加。導致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冬季氣溫低,溫差變化大,人體抵抗力下降外,還有以下兩個原因:壹是環境相對濕度低,加速了流感病毒和致病性革蘭氏陽性菌的繁殖,並隨灰塵傳播,引起疾病流行。其次,環境相對濕度低會降低人體呼吸系統的抵抗力,誘發和加重呼吸系統疾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戰勝幹燥就是戰勝流行病。冬季室內小氣候的最佳組合是:溫度18-25℃,相對濕度45-65% RH。此時人的身心狀態良好,無論作息都能取得好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各種加濕器都可以將相對濕度控制在最適合人體的濕度範圍內,既能抑制病菌的滋生和傳播,又能提高免疫力。
中國書畫的肌理是宣紙、絲綢、斜紋等纖維或有機材料。時間長了,容易被蟲蛀或者老化損壞。古人對字畫的保存有專門的論述。現在的書畫收藏,除了學習古人的壹些傳統方法,更是有講究。壹般接觸字畫壹定要帶白紡手套,避免手上有油漬。書畫展開時,不要說話,不要咳嗽,以免吐在屏幕上,來年形成黴斑。據科學資料顯示,大多數蛾類和黴菌的生存溫度都在10℃以上。低於這個溫度,害蟲失去活性,停止繁殖,而相對濕度低於65%時,大多數黴菌不能正常發育。因此,對於合格的收藏者來說,書畫庫房的溫度應控制在10 ~ 18℃,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5%,這樣可以抑制害蟲和黴菌的生長繁殖,有利於書畫紙張的養護。如果相對濕度長期降低到45%以下,紙張會因幹燥而變脆,產生物理性腐朽。因此,保持50%的相對濕度下限是對字畫保存的嚴格要求。為了防止字畫被蟲蛀,壹般使用化學驅避劑,如萘、樟腦精、二氯化苯或其他具有特殊氣味和毒性的固體藥物,利用其易臭的特性,可有效殺滅或驅趕飛蛾。
在此部分編輯適當的相對濕度值。
根據生理學家的研究,當室內溫度過高時,會影響人的體溫調節功能,由於散熱不好,會導致體溫升高,血管舒張,脈搏加快,心率加快。冬天,如果室內溫度始終在25℃以上,人就會疲憊不堪,頭暈目眩,思維遲鈍,記憶力差。同時,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人體難以適應,容易感冒。室內溫度過低,會使人體代謝功能降低,脈搏和呼吸減慢,皮下血管收縮,皮膚過度緊張,呼吸道黏膜抵抗力減弱,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因此,科學家將“耐寒”的下限溫度和“耐熱”的上限溫度分別定為11℃和32℃。在註意室內溫度調節的同時,還要註意室內相對濕度。夏天,室內相對濕度過高,會抑制人體的散熱,使人感到非常悶熱、煩躁。冬季室內相對濕度高時,會加速熱傳導,使人感到寒冷和壓抑。當室內相對濕度過低時,人們會感到口幹、舌燥,甚至喉嚨痛、聲音嘶啞和流鼻血等。,而且由於上呼吸道黏膜水分大量流失,容易感冒。因此,專家認為,相對濕度的上限不應超過80%,下限不應低於30%。但是,人的體感知覺並不是單純受溫度或相對濕度的影響,而是其綜合作用的結果。通過實驗測定,最舒適的室內溫濕度為:冬季溫度為18 ~ 25℃,相對濕度為30% ~ 80%;夏季,溫度為23至28℃,相對濕度為30%至60%。超過95%的人在這個範圍內感到舒適。在有空調的房間裏,當室溫為19至24℃,濕度為40%至50%時,人會感到最舒適。如果考慮溫度和相對濕度對人的思維活動的影響,最合適的室溫應該是工作效率高。18℃,相對濕度應為40%至60%,此時人的精神狀態良好,思維最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