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歷史上著名的古籍

歷史上著名的古籍

孫武,齊國樂安人,大概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末至公元前5世紀初。他由吳國重要官員伍子胥推薦,將《孫子兵法》十三篇獻給吳王闔閭,被重用為大將。他曾經率領吳國軍隊打敗楚國軍隊,差點滅了楚國。《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書”,居兵書七書之首。它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軍事科學書籍。孫武作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尊為兵聖,後人尊稱他為孫子,百戰之師,東方軍事科學的鼻祖。

現在全國各地都關心名人資源,更不用說那些家喻戶曉的名字了。歷史上源遠流長已經是珍品了,更何況孫武不僅家喻戶曉,還是兵聖!夠水平了!而且還在2500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蘇州,還有吳國的侯爺和城主伍子胥,都和葛有關。

這樣的人,這樣的地方,當然不會視而不見,有眼無珠的被殲滅,而必須大張旗鼓,有尊嚴。

所以前幾年有不明真相路過的外地遊客在網上抱怨蘇州好像不太重視孫吳墓的保護,為了房地產開發破壞墓地,這在很多蘇州人看來有點莫名其妙。

壹定要有運動,但是壹定要有運動。

(蘇州舉行孫吳公祭儀式,圖片來自網絡)

蘇州是兵聖孫武的第二故鄉和成功之地。三十多歲開始在吳中區嶄露頭角,四十多歲退休在相城區。因為在過去的很多年裏,吳中區的穹丘山區壹直是《孫子兵法》寫作的僻靜草堂,是山裏的軍事演習,是《孫子兵法》的研究所,是將軍詩詞的碑廊。山腳下有個孫吳文化園,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歷久彌新。關於孫吳文化的文章做得相當不錯。所以項城的開發建設聲勢浩大,但也不至於膽大到唯利是圖到可以篡改孫武墓的地步。誰敢?!毫無疑問會有壹個合適的解釋,這也是現在項城市建設的文化亮點。只是怎麽做的問題。

地鐵4號線通車,我的步行距離延長了,範圍擴大了。我家拐角處有個站臺,可以直達項城市吳江。其中壹站是孫武紀念公園。

在壹個高高的青坡制高點上,矗立著壹座高達13米的孫武銅像,手捧兵書,居高臨下,雙目明亮,坐於險境,遙望遠方。大戰略家的精神:空中謀劃,千裏之外勝仗。但景觀草坡有壹個洞:銅像後面是壹個下沈的巨大庭院,可以從銅像側面走下來。空曠的庭院裏什麽都沒有,盡頭是高聳的箱形孫武墓,符合孫武的“和”的觀念。兩邊有44米的走廊。左邊是孫武生平事跡圖文並茂的走廊,右邊是《孫子兵法十三篇》和國內外名人對孫武的評價。紀念園面積很大,有綠地、廣場、池塘。可以逛健身休閑,搞紀念活動。4000多平米的建築幾乎都是由清水和石頭砌成,歷史文化元素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

(圖片來自網絡)

沒有期待的場地和建築,沒有傳統思維的舊習俗。

標新立異,不落俗套。

我認為這是壹個優秀的設計,因為它的現代簡約風格。我喜歡現代簡約風格對個性的展示。線條和色彩幾乎用到了極致。線條是直的嗎,顏色是黑、白、灰嗎?極簡主義帶給我們視覺上的簡單。不拖泥帶水,不啰嗦,特別幹凈利落。

這是有道理的。

其實網上被外地遊客震驚的孫吳墓,根本就是神話。2005年,薌城區在陸慕溫嶺村修建了“孫武陵園”,從此成為後人祭拜孫武的地方。所以他們看到的孫武墓甚至不是壹個衣冠冢,而是壹個紀念墓和墓碑。原則上是影射,甚至不是控制單元。

由於歷史久遠,雖然有不少歷史文獻記載,如《攬勝》、《武帝姬》、《黃記》、《清代統壹誌》、《世界名勝誌》、《黃嵐》、《武縣誌》等。,除了最早出現在古籍中的《越絕書·吳地傳》之外,稍微清楚壹點的是,吳郡是巫師門外的墓,吳王是客。吳門,即現在的蘇州平門,講述了孫吳墓的大致位置。此外,史籍中也沒有更確切的孫武墓地址,含糊不清,只是指出了孫武墓的大致方位和大致概念。孫武埋葬的確切地址壹直沒有搞清楚,至今仍是壹個歷史謎。

壹開始有點馬虎的孫武墓,不是太簡單,如果要作為冠冕堂皇的紀念園,那就太簡單了。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歷史文化,相城區當然責無旁貸地邀請專家學者進行論證,決定將100米向西移動,在不改變原有風貌的情況下擴建成孫武紀念公園。2010 6月5438+00,孫吳紀念公園重新規劃。

5月16,孫吳紀念園開園。據說近千名孫武後人和國內知名研究者齊聚壹堂,舉行了孫武首次公祭儀式。按照中國傳統禮儀和古代聖人崇拜的最高標準,設置了念祭文、三拜九叩、獻花籃、五谷五果、凈手、叩拜等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