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根肥,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末端多分枝,表皮微黃。葉為掌狀復葉,柄長;輪生葉的數量因生長年限而異。壹般1葉對於1年出生的人有3片復葉,2年有復葉,最多6片復葉;小葉5,偶爾7。
性格;角色;字母
本品常被紮成小捆,成捆或扇形,長度為12 ~35cm cm。掌狀復葉,長柄,深綠色,3 ~ 6輪生。通常有5個小葉,偶爾有7或9個小葉,呈橢圓形或倒置。基部小葉長2 ~ 8厘米,寬1 ~ 4厘米。上小葉大小相似,長4 ~ 16 cm,寬2 ~ 7 cm,基部楔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有剛毛,上表面脈有剛毛,下表面脈有凸起。紙,易碎。氣息清香,味道微苦微甜。
app應用
1.用於夏季炎熱和口渴。具有清熱、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暑熱口渴。與麥冬、滑石、西瓜玉衣配伍,消暑解渴。
2.用於治療發熱、胃陰不足引起的津液損傷、消渴。治療發燒和體液損傷。單用力弱,可配伍石膏、知母、粳米等藥,增強解熱生津之力。胃熱傷陰所致口幹,可配伍蘆根、茅根、麥冬等清熱生津之品。治口渴,屬熱傷陰,可與瓜蔞、天冬、黃連等藥同用。清火生津止渴;對於氣陰兩虛的患者,可用黃芪、麥冬、五味子等藥材益氣養陰,止渴生津。
3.用於肺燥幹咳。人參葉能清肺生津,可治溫熱燥傷肺的幹咳。常與知母、貝母、桑葉等藥同用,清肺燥潤肺止咳。
4.用於虛火牙痛。人參葉可降虛火,治療虛火牙痛。可與生地、麥冬、牛膝同用,滋陰降火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