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回憶我的母校——我的山西大學

回憶我的母校——我的山西大學

18歲,我和爸媽拖著行李箱,站在學府街和碼頭城的路口。馬路對面是整潔的建築,紅瓦屋頂像起伏的山丘壹樣閃閃發光,被絢麗的彩霞所陶醉。我在心裏默念,這是我將要度過四年青春的地方!我要把人生最無與倫比的四年放在這裏!

那是2012年9月6日,我到山西大學報到的第壹天。後來的幾年,無數次路過學府街的路口,再也沒有找到當初的感覺。原因並不奇怪,因為第壹次我把學校對面的樓誤認為是校舍。

大壹報到的時候,我被同系的大二姐姐接到了。她溫柔美麗。看到我的錄取信息,她驚呼“老鄉”。我聽得差點淚流滿面,但因為父母在場,我假裝堅強。學長領著我辦了各種手續,終於到了宿舍。沒有落座,她就從櫃子裏拿出整齊的被褥,準備給我鋪床。作為壹個18歲的熱血少年,我忍不住說了壹句“媽的,壹個男人怎麽會去麻煩自己的姨媽去做呢?”於是我讓學姐放手站到壹邊,順便欣賞壹下我高中獨立生活時收拾屋子的能力。對於我的表現,在場的父母表示很滿意,學姐道了別。

山西大學,位於太原,在此之前我並沒有什麽堅定的理想來山西,只是在填報誌願的時候有點自發。因為喜歡面食,不想去南方;因為我在Xi安讀高中,大學必須出省;我不會去北京,因為我不喜歡超大城市。這樣整個北方能報考的學校就不多了。

來太原之前,我很擔心這裏的環境。據說煤礦多,汙染嚴重。於是我盯著錄取通知書上的環境專業,心想這就是棋逢對手啊!我回想起偉人的號召,“年輕人,去祖國最需要妳們的地方吧!”"

但是當我站起來,坐上壹輛K開頭的火車,我才意識到,我是在擔心。

開學後,聽說不止壹個老師深情地回首往事——我記得那是2002年的第壹場雪。我和妳壹樣年輕的時候,穿著白襯衫,走在滿是煤煙的校園裏。晚上回到家,我變成了壹件灰色的襯衫。如果妳有足夠的勇氣,堅持穿壹天,第二天晚上就會變成黑衫。然而,2008年以來,這壹切都發生了變化。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山西大力整治煤礦汙染,這也是妳現在能看到藍天白雲的原因,壹年四季幾乎沒有霧霾。華北平原有幾個城市能做到?

這是我在2008年通過電視觀看奧運會後,再次體會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巨大力量。當我畢業後找工作時,我不僅要面對環境資源專業同行的競爭,還要面對體育學院畢業生的挑戰。大學真是壹個神奇的地方。

好在老師們高瞻遠矚,早就註意到了嚴峻的就業形勢。於是,大壹開始,我那位年輕、豪邁、意氣風發的輔導員老師對我們的水平期望很高,同時也格外照顧我們。為了不讓我們擺脫高中的束縛,他要求我們每天早上去學院或者操場晨讀,晚上去學院自習,班委監督簽到和簽退。

這壹強有力政策的實際意義有兩個方面。壹方面,在老師看來,延續高中的圈養風格,可以讓學生在中學找到熟悉的感覺,進而順利完成向大學的過渡。另壹方面強化了即將開始的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學習的重要性。只是事情並沒有如預期的那樣發展。當我們班以嚴格的紀律開始大學生活時,它與其他學院學生的自由和多樣性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記得也有其他系的同學問過我這件事,大意是“同樣是12年,妳在做什麽?”

於是,在強烈的群眾情緒中,輔導員用手指算了算,21天應該夠了,習慣的種子已經在孩子們的心裏播下了。為了緩解同學們的情緒,早自習項目宣告破產。但是輔導員堅持上晚自習,堅持了整整壹年。慣性就不用說了,相當驚人。高二要上晚自習,睡不好,飯也不香。

總的來說,大學還是比較自由的。記得大壹的時候,流量很慢,網絡通訊也很慢。沒買筆記本,每個周末就消失壹個下午,去網吧上網。

網吧裏人很多,壹群人坐在前排組隊打dota,戴著耳機尖叫;後面跟著幾個玩CS的玩家,時不時敲敲鍵盤;離窗戶不遠處,坐著壹個小女孩,中學生的年紀,拿著視頻和屏幕上的男生聊天,時而開心地咯咯笑,時而憤怒心碎。人類的喜怒哀樂並不相連,我只是覺得他們吵吵鬧鬧。太吵了,聽著傑倫專心寫博客,還得忍受那永不停息的煙霧。我從小就對香煙過敏,因為父親不抽煙,所以我在無煙的環境中長大。後來權衡之下,為了保護支氣管,決定和渣網吧分手。大二有自己的電腦,壹直到畢業都沒去過網吧。

我大壹有閑暇時間去網吧的壹個主要原因是我沒有加入任何社團。更準確的說,我報了兩個社團,但是去的不多。

記得大壹第壹學期,國慶假期過後,在楚民廣場有壹場聲勢浩大的“百團招聘新生”活動。好家夥,這比馬戲團活動還多,真是眼花繚亂,眼花繚亂。對於我的選擇困難,簡直就是公開懲罰。於是,我成功錯過了自己喜歡的社團,像扔硬幣壹樣隨便報了兩個。而且在第壹次和第二次活動之間,我遠遠地看了看所謂的社團活動。調查的結果是,我覺得壹群大學生在毫無困難地玩著壹堆氣球和意圖不明的遊戲,感覺是來大學找童年的。我不喜歡,所以我離開。

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我來到大學後就是壹個自由人,對壹切有束縛的組織都本能的警惕,尤其是這種束縛的代價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時候。即使在宿舍也不例外。

宿舍是四人間,我們宿舍挺精彩的。他們都來自山西以外的省份,所以我們剛進大學,彼此都不熟悉。大家都不自覺抱團取暖。有壹次壹個室友無意中說:“明天壹起上課坐壹坐,壹起去食堂吃飯吧!””聽到這句話,我當場怒不可遏,嘴裏只是壹句“妳要搞小團體自己幹,別拉我!“我幾乎整個大壹都置身於組織之外。我早出晚歸,話也不多。結果大三的時候,深夜躺在宿舍。有舍友評價我大壹“冷漠,不食人間煙火”。當我以為我不是劉亦菲的時候,我就不用說我“沒人性”了!

室友的評價很中肯。因為在大壹的時候,我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壹件很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閉門修煉”,咳咳,翻譯成大人的話,“認識自己”進入大學新環境後,壹切都很愜意,歲月也很平靜,但是毫無征兆的,我陷入了“長期抑郁”——我不知道,我是誰?為什麽我會在這裏?我該怎麽辦?

這不是偶然,而是十八年停滯的結果,只是被之前成長的過程推開了,我沒有時間去管它。我開始整理我的過去,我的童年,我的家庭,我的氣質,我的自然使命...這是壹個系統工程,由“解構”和“建構”兩部分組成。大部分的解構可以完成,但建設是終身事業。

於是我壹頭紮進圖書館,尋找所有可能的答案。為了屏蔽幹擾,我對社團,壹些課程,交友,談情說愛都不感興趣。有誌者事竟成。當下壹個春天到來的時候,我想我又可以走進陽光了。

山大的春天很美。學院東邊有壹棵大海棠樹。白天,當花兒盛開的時候,女孩們經常在裏面漫步。不出意外,他們在拍照,晚上比較煩。情侶依偎期間,對我來說是極其難受的,所以經常要繞道走。

校園面積不算太大,但是東西密度壹點都不含糊。我的地理感很強,大部分的路彎我都要半個月才能熟悉。這主要是由文英區和陵德區的差異造成的。會給人什麽樣的印象,除此之外,還有校園內的江湖,公園外的小巷?我也請我的壹個朋友來回答這個問題。有壹年,他來看我。五月份我帶他在校園裏散步。他被理工學院深深打動了。“為什麽妳們學校女生那麽多?”今天認識了很多美女!妳的學校也有公園、曲徑和亭臺樓閣。這環境太適合約會了!……"

好吧,我承認,當初選擇山西大學的壹個考慮是,這是壹所文理文體的綜合性大學。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環境有利於保持身心的平衡。

不過春天也是令人不安的,就是滿園的柳絮,柳絮和柳絮可以飄到妳對任何偶像劇的特效都不感興趣的程度。那是壹個讓文學院的學生來到“壹溪煙,滿城飛柳絮,梅雨黃”的季節。

在這個季節,我酷愛泡桐。尤其是淩德宿舍樓前的籃球場旁邊,淩德河岸邊丁字路口的那個很高。每到春天,紫色的泡桐花掛滿樹,其香味可與300米外的淩德食堂媲美。因為我不止壹次表達過對泡桐的喜愛,甚至畢業後,留在研究生院的老同學還會給我發泡桐盛開的照片。我再也不用擔心支氣管炎了。

太原的夏天很舒服。因為緯度和海拔的關系,能有多舒服?學生宿舍沒有空調。因為沒必要。夏天氣溫高怎麽辦?我壹跟對門宿舍商量,大家就把宿舍門和陽臺門都打開了,然後,用宮崎駿其人爺爺的話來說就是“風大”;學校給每個人發蚊帳,只要他們習慣了“聽政”。

但如果采訪山大的同學,學校哪個季節最美?我確定答案大概是秋天。

北方秋天來得早,九月下雨。國慶過後,又是壹場秋雨,又是壹場感冒。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天晚上醒來,走出宿舍,到處都是金子,昨天掛在樹上的銀杏葉被風雨打了壹夜,落在地上。真的很神奇。以前覺得秋天是蕭瑟的,但是看到山大的銀杏像黃燦燦壹樣載歌載舞,覺得銀杏是那麽的樂觀,萬物雕零,她卻反其道而行之,選擇了最搶眼的金黃色。

高二生物的時候,老師帶我們去了解校園裏的樹。我壹直是花盲,也知道這些每天路過的花草不壹般,都是精心挑選的。我在大學被熏陶出來的這種意識,直接發展成了畢業後男生羞於提及的習慣:沾花惹草。遇到不認識的人,還是要用“各種顏色”之類的APP。

每到秋冬,我總能聽到壹群南方的孩子歡快地跳躍——“下雪了!”南方學生擡頭看飛雪,北方學生看南方學生在雪地裏跳舞。南方的學生在冰上滑冰滑雪,北方的學生站在淩德湖邊,雙手插在口袋裏,看著下面的熱鬧。

是的,原來淩德湖可以兩用:春夏秋三季都是正常湖泊,經常有人釣魚;冬天來了,湖面凍了幾英尺。反正每年都有人穿著溜冰鞋在上面滑冰。但是我覺得淩德湖有點小,人家覺得無所謂。反正我不是在滑冰,可能是寂寞,也可能是在帶孩子上培訓班。

有壹年氣候異常,這壹年必須有個名字:AD 2065 438+04 03,19。妳為什麽這麽感動?慢慢聽我說。前壹天下午,春風很溫暖,體育課上有壹個節日。那學期體育課學遊泳。我們剛在遊泳池上完課,迎著暖暖的夕陽,感覺特別舒服。為了配合這種舒服的心情,我穿著短袖吹著風走回宿舍。第二天,4月19,壹覺醒來,外面雪花飄飄。

對不起,櫻花已經枯萎了。這是什麽意思?

回答:表示春天來了,雪花來了!刺痛刺激嗎?

天啊,這種操作也很有創意,但也可以理解。我以為四季壹年到頭都很無聊,所以時不時有個bug想調節氣氛,我們就握手調節氣候。

可見上帝調節氣氛不靠譜,人的主觀能動性終究要發揮出來。在這方面,我們宿舍做得很好,所以有必要引進先進經驗。

如上所述,我房間的四個兄弟都是大陸人,差別還挺大的。怎樣才能禮貌的團結起來?

上為上,唱為中,舉為下。妳什麽意思?接下來我們來解釋壹下這個案例-

宿舍長楊先生,187 cm,瘦的像排骨。他是河北廊坊人。我聽說這個地方以財富或特技聞名。經過調查勘探,不像是富貴的氣質,所以是絕技!果不其然,經過半年的持續鋪網,新年將至,這位先生終於露出了破綻——元旦除夕,我們都忙著剪臺看四大衛視跨年演唱會,楊在看天津衛視德雲社的相聲專場!我說,在工作日,楊軍守口如瓶,這是壹個笑話。各種顏色都有,過年的時候他在練管事。

楊軍的另壹個習慣是他喜歡買零食。如果他買了零食不吃,就要拿回宿舍。如果他不馬上吃,他應該把它們放在醒目的位置。這簡直是挑釁。妳能忍受嗎?不能!既然楊軍這麽瘦,總不能壹直吃胖吧,那我就有責任給楊軍看看怎麽增肥,讓他深刻認識到不是別人的零食,而是妳吃零食的方式不正確。

於是,我們三個人成立了育肥後援團,壹起不厭其煩地為楊軍授課示範,這就是“為下而食”的故事。

* * *是對的,很簡單。我們宿舍都是籃球迷。準確的說,浙江的葉同學,壹開始並不打籃球,但這位先生組織意識極高,不像我這種“冷酷無情”的人,所以他響應宿舍潮流,愛上了籃球,但也能自拔。他最喜歡的明星是克裏斯·保羅,現在他正勇敢地與帝國作戰,以至於這位先生不敢每天去上班並為保羅祈禱。

之所以是中間政策,是因為它整合了下層政策。我們在宿舍看NBA比賽的時候,壹起看挺有意思的,但是不能光看。我們的手和嘴都很閑,這直接刺激了楊軍的零食購買計劃。後來考慮到畢業比較遠,擠不下太多,就開始輪流采購“瓜子香腸泡面,誰的腿會讓路”,緊跟火車上售貨員的口號潮流。

現在畢業四面八方,還有NBA的比賽,但是兄弟倆在壹起看球的時間只有壹次,還是在壹個剛好大家都有空的周末,壹邊看直播壹邊想辦法刷彈幕打招呼,在微信群裏聊比賽。

大學宿舍是壹個神奇的地方。因為某種緣分,四個來自五湖四海,之前18年沒有交集的人,要在這麽近的距離壹起度過4年。不得不說,這需要壹些運氣,更需要技巧。會有摩擦和矛盾,我們宿舍也不例外,尤其是最近兩年,但這很正常。青春是壹朵帶刺的玫瑰,只有互相紮傷,才能相互理解。但最重要的是,只有當妳看到別人的傷口,妳願意反省自己,壹切才會好轉,而妳的反省和轉變,相信我,會被另壹個刺傷妳的人敏銳地捕捉到。從這壹刻開始,事實上,妳。

大學裏的友誼可以走得很遠,某種程度上是因為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最後壹站,就像壹顆即將飛出槍膛的子彈,大學是最後的彈道。就算子彈飛走了,也不會偏到無語。

但這僅限於真正親密的友誼。如果我們從來沒有親近過,那麽彼此背離也沒什麽好奇怪的。這裏我不得不再次提到俱樂部。只要妳不像我壹樣出格,請選擇妳喜歡的社團,積極融入其中。即使不能取得耀眼的成就,這種基於興趣的自由融合的過程也是無價的。很多長久的友誼會從俱樂部裏度過的真實時光中誕生,很多人會收獲愛情的酸臭味。

我再壹次承認,其實我後悔高二的時候沒有加入我喜歡的社團。想在山大報社辦雜誌,結果壹無所獲。我想加入自行車協會。我有自己的車,經常參加騎行協會的活動。很多朋友也認識我。我被誘惑了很多次,但最終沒有加入。壹個雨夜,我從文英回淩德宿舍,路過文科樓後面的小廣播站。那天的廣播節目太美了,主要是女主播的聲音太美了,聊到了愛情這個情感話題。我打著傘,昏暗的路燈照亮了雨幕...那是我對盛大電臺最深的記憶。

很多年後,妳會懷念青春,懷念青春裏的那些人,懷念那些人經歷的青春。

大學很無聊,但當青春遇上大學,理工學院就會變得浪漫。在大學裏,妳可以只是用心去喜歡壹個人,這是最後的機會,因為在象牙塔之外,在權衡利弊之前,妳的喜歡是不存在的。

上大學之前,我給自己定了兩個規矩:壹是不近視不駝背,二是不談戀愛。事實證明,兩者我都做到了。有個朋友問他為什麽不談戀愛。我說,祖國還沒有統壹,怎麽會是白天黑夜?

那妳能保證不動心嗎?

我不能。

所以妳還是會情不自禁地戀愛,對吧?

不對。我會讓自己變醜,所以我會更堅定。

大學的時候,喜歡壹個女生3.5年,認識沒半年。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心,但我從來沒有為愛情做好準備,所以我可以被認為是暗戀。如果我帶給她的傷害大於快樂,那我寧願不開始。後來讀到顧城的詩——“妳不願意種花,妳說,我不願意看到它壹點點枯萎。是的,為了避免結束,妳避免了壹切的開始。”是啊,就顧壹個人話多。

畢業前,我決定表白,意思是“如果妳愛壹個人,那麽妳壹定要告訴她,不是讓她報答妳,而是在她未來的黑暗日子裏否定自己的時候,提醒她,這個世界上還有人那麽愛她。她不是壹無是處。”

所以我們壹起吃了幾次飯,散了幾次步。她問我喜歡她什麽。我說不知道,哦,很多。如果我確切地知道我喜歡妳什麽,那麽我就可以讓自己不喜歡妳。

我很清楚,畢業後,我們將分別飛向北方和南方。愛情需要滿滿的運氣,但真誠可以建立默契。現在我們是默契的朋友,淡如止水,比戀人更珍貴,更持久。

山西大學給我的四年,似乎有壹種淡淡的滿足感。

在我的印象中,很多老師、教授的成績、簡歷分數都能亮壹個方陣,但他們就是不張揚,甚至是極端的路人有些老師戴著鴨舌帽,端著保溫杯,騎著電動車上下班,離開教室融入人群,瞬間就消失了。

老師像風壹樣來來去去,但都很親切。妳必須主動提出問題,他們會極其耐心,甚至期待這樣的問題。但很多時候,這樣的問題往往不會出現。所以老師們下課離開的表情總是淡淡的依戀。

這個眼神我至今記憶猶新,但我已經失去了回應老師們的機會。

這座山太簡單了,直到今天,還有壹個沈重的穿越。

在盛大我最喜歡的地方無疑是圖書館。建築外觀充滿歐式現代感,與百年前國立山西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形式相呼應。但當妳進入圖書館,妳只能在另壹個地方找到那種獨特的氣質。如果妳去過那裏,那就是山西博物館。沒錯,山西大學圖書館裏面的氣質,在我看來,和山西博物院壹模壹樣。這是我在其他許多城市的許多圖書館中從未遇到過的。

山西這麽厚,讓人對它充滿了誤解。山西太沈迷於自己的時區,常常突然之間,就像太行山外的兩個世界。這種地域特色也凝聚在山西大學。

直到今天,我也很難說出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之所以是好事是因為如果壹所大學可以讓妳慢下來,甚至給妳半年時間去解構和建構自己,時間過得很輕,只要妳願意,妳就可以學到妳所學的東西,滋養妳的成長,所以這個環境無疑是非常接近大學最純粹的核心的。

但也是壞事,因為出了校門就是現實。在山西之外,別人的眼裏充滿了誤解。妳得適應新的時區,快點起床。

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幸運,能把自己的四年青春放在壹個可以慢下來的大學裏。在我過去的生活中,有很多促使我跑得更快的人和事,卻很少有讓我想去輕描淡寫思考壹些事情的人和事。

就像今天偶然看到“山西大學117周年校慶”這幾個字。什麽?妳什麽時候得了“七年之癢”?腦海中的“110周年”依然熟悉,但那是我第壹次見到盛大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