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批評統治者的詩(表達對統治者不滿和憤慨的詩)

批評統治者的詩(表達對統治者不滿和憤慨的詩)

1.表達對統治者不滿和憤慨的詩。州橋思念月上山椒,回首不遠。

今夜再聽老嗚咽,但看山月談州橋。

——王安石《州橋》

州橋南北是天街,長輩年年等駕回;

她流著淚問使者:“第六軍什麽時候真的來?”

——範成大《州橋》

範成大的詩《譙周》題寫在原註中,準確地描述了譙周的位置:譙周,“南望朱雀門,北望宣德樓,皆是舊禦道”。朱雀門是汴京的南門。宮城正門建築宣德樓。在宋代,汴京是唯壹的州橋。同在北京做官的王安石、範成大,對這座橋都很熟悉,他們的詩中也經常有這座橋的身影。所以,他們也可以寫這個題材。但顯然,兩首詩的入口是不同的。王安石的《譙周》是他晚年隱居金陵後所作。王安石執政時主張變法,遭到保守派的強烈抵制。他被迫兩次罷工,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晚年退居金陵,心情抑郁。《州橋》這首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出的。詩人是從回憶以前在京時“譙周踏月”的角度來寫譙周的。所以,詩中滲透的是壹種對故地的刻骨銘心的深情:“今夜又聽得老去嗚咽,卻見山月談譙周。”當我聽到金陵鐘山流水的聲音時,我默默地想起了過去,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我在譙周的那段崢嶸歲月。範成大的《州橋》寫於宋孝宗大道元年夏(1170)。當時距離汴京失陷已經40多年了,詩人奉命前往晉國,就沿途所見所聞寫下了72首絕句。“州橋”就是其中之壹。詩人再次踏足故都,看到淪陷後的汴京景象,心中感慨萬千。因此,他通過汴京父老渴望宋朝驅逐侵略者,早日收復失地的描寫,表達了淪陷區人民強烈的愛國情懷,並對宋朝的偏袒和不團結表現出強烈的不滿:“六軍何時真的來了?”他們的感情是多麽強烈啊!

2.表達對統治者不滿和憤慨的詩詞有哪些?1,樓臺夜雪鐵馬秋風。

來源:陸遊《憤怒》壹書

釋義:我記得打敗了瓜州渡的金兵,在雪夜裏放飛戰船。秋風縱馬奔騰,收復大三關捷報。

2.我想到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我獨自壹人,眼淚掉了下來。

來源:陳子昂在幽州城樓上。

解讀:壹想到天地無盡,我就難過,獨自哭泣。

3、窮午夜空前座,莫問人問鬼神。

來源:李商隱《賈生》

解讀:只是三更半夜的空話,讓人唏噓。文帝問的全是鬼神,對國事民生只字不提。

4.然而,我忍受了十年可憐的生活,在這裏找到了壹個棲木,壹個小樹枝,今晚是安全的。

來源:杜甫的腐乳

解讀:我忍受了十年的漂泊生活,在這裏定居卻勉強生活。

5.這堵墻的北邊有戰爭和山脈,而在這欄桿邊,我怎麽能不哭呢?。

來源:杜甫《登嶽陽樓記》

解讀:關山北的戰火仍未停息,淚水從遠方淌下心頭。

3.壹首批評官場統治者的詩:前路越來越暗,越來越暗,四萬八千年過去了的“難蜀道”,李白寫的戲劇是危險的,而當壹個人守著它時,我們聽到杜鵑憂郁的聲音,夜月,白天有餓虎害怕,綠色的粘土山形成許多圈,即使聽到它變臉蒼白,萬人不能打開它,國家不知所措。連峰上天,枯松倒掛崖,愁空山。蜀道的難度是難於上青天,所以很難用手坐在地上。又送萬谷轉石之雷,黑夜毒爬蟲,除了古林掩映之鳥鳴,人不與秦塞通居,此行比登青天還難,遠方的人來找妳。雖然尖塔關是堅定和嚴峻的,與所有這些危險的危險,然後梯子和石棧是聯系在壹起的。和壹千個瀑布壹前壹後,這樣的旅行比攀登藍天,金城是幸福的。蠶魚如麻,化為狼豺。磨牙吸血。西太白有壹條鳥道。雄鳥平穩地旋轉,跟隨雌鳥,而下面的河流,鞭撻其扭曲的路線,可以穿過峨眉,氣喘籲籲地,我們刷獵戶星座和通過井星,我們不知道這種向西的路徑是否永遠沒有盡頭,這樣的高度將是很難去,即使是壹只黃鶴,它曾被地震打破,有勇敢的人失去了,還不如早點回家,如果他不忠誠,長時間向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