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讀書筆記:人間煙火:埋在歷史中的日常與生活

讀書筆記:人間煙火:埋在歷史中的日常與生活

《人間煙火》是壹部通俗的歷史著作,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中國古代日常生活的歷史。

趙冬梅,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

他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講過寇準、司馬光等歷史人物。出版有《寇準、司馬光及其時代》、《文武之間:北宋武官研究》、《大宋之變:1063-1086》等著作。

難怪這本書裏提到最多的是《清明上河圖》,最生動的是宋代的衣食住行。

全書共六章:衣食住行,傳統女性,傳統男性。作者從文字和繪畫中挖掘古人的日常生活,講述衣食住行的歷史演變,從最細微的日常事物中看到當時的制度和文化,從而通過日常生活讀懂生活。

我做了壹個簡單粗糙的思維導圖,因為我的分享不會包括所有的內容,所以如果妳想對這本書有壹個整體的了解,可以看看這個。

我認為插圖中所展示的古人的經典畫作以及對它們的詮釋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我們在博物館、美術館看這些畫,外行人只會看著畫者的名字說“畫得真好”,而歷史學家會看到畫中人,看到那些年的日常生活。

如果能仔細閱讀《清明上河圖》,或許真的能壹窺宋代的生活。

因為這本書內容多,範圍廣,(我有點懷疑作者是用散文寫的,想到什麽就寫什麽)。我只選擇我覺得特別有意思,特別感人的東西和大家分享。如果妳對這本書感興趣,可以去微信上看看。

先說前言。

“就像現代媒體壹樣,傳統的歷史記錄傾向於記錄那些不尋常的突發事件和重大轉折。”

在傳統的歷史作品中,日常生活是看不見的。因為對於當時的人來說,衣食住行都是平常事,大家都知道記錄沒有價值。

但隨著歲月和朝代的更替,當時人們的所作所為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已經很陌生了。

日常生活的挖掘是現在歷史學領域的壹大進步。

作者將日常生活分為兩部分:壹是包括衣食住行、娛樂在內的“日常生活”,反映古人的物質條件和風俗習慣;另壹種是“日常生活”,關註人的生活軌跡,觀察古代不同性別的人在政治、制度、文化下的不同限制,投註對同樣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紮的古代人的理解和同情。

傳統的日常生活是靜止和運動的結合。有些習慣和器具可能根深蒂固,而有些則五花八門。

“無論變化還是不變,最終都會落到具體的個人身上。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性別,家庭,時代。他們唯壹能做的就是接受家庭給予的東西,努力在性別和時代的規則中過自己的生活。壹個普通個體的生平故事,在傳統史學中無足輕重,卻是最容易觸動普通讀者心弦的篇章。沒有他,是因為今天我們也在經歷著同樣的為愛奮鬥,和以往壹樣。”

1開場故事

這個開篇第壹段讓我非常震驚。作者以壹個小故事開始。當她和壹位德國同事感嘆中國文化在近代的斷裂時,這位德國同事反對道:“妳錯了。當妳看著中國的餐桌時,文化在那裏延續著。”

看完這句話,感覺自己要哭了。想到自己和北方舍友的飲食差異。例如,當我在冬天的至日吃湯圓,而他們想吃餃子時,我覺得文化在我的血液中流動。

“與寺廟和宮殿的歷史相比,日常飲食的歷史是最頑強的,也是最受歡迎的。營養的改善促進了人們的健康和精神狀態;知識的擴展、思想的轉移和商業營銷改變了食物的價值;飯桌上的禮儀奠定了壹個人受教育的基礎,也奠定了壹個人對社會秩序的最初認知。我們從小熟悉的食譜和烹飪方法決定了我們衡量飲食優劣的標準。”

我明白作者為什麽把“食物”放在第壹章了。因為其他壹切的秩序和發展都必須建立在無憂食的基礎上。

2饑餓和戰勝饑餓

在談論食物的進化之前,作者講述了壹段饑餓的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那些大規模的饑餓和饑餓導致的死亡主要發生在地球氣候寒冷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大致是魏晉南北朝、宋朝、元末、明初、明末。”

氣候變化加上官員腐敗,這些時候天災人禍交織在壹起,甚至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我壹直記得《子同治鑒》中對神農的評價,那就是“德勇天下為帝”,神農的“教糧興農”,這是他最大的功績之壹。解決糧食問題是大德。

漢代關中種植小麥,宋代引進並推廣高產占城稻。明朝從美洲引進並推廣紅薯和玉米,都是古人為戰勝饑餓而做出的努力。

3主食的演變

“先秦乃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的主食主要是小米,南方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魏晉南北朝時期,小麥的地位開始上升。到了唐宋時期,成為北方的主食,但小米退居次要地位。形成了北方小麥,南方大米的主食結構,並延續至今。”

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北方最開始吃的不是小麥,是小米。

4副食品的演變

“從宋朝到明朝,副食領域發生了壹個有趣的變化。老百姓的主菜從葵花(冬冷菜)變成了白菜蘿蔔。元朝以前,葵花壹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蔬菜。”

我在研究樂府詩《長歌行》的時候,了解到古代蔬菜很少,老百姓壹般只吃葵花。我在《詩經》產生的西周就開始吃了,到了宋代幾千年不變。《詩經·風·七月》:“七月,橫魁而齊。”

到了明朝,向日葵的地位急劇下降。李時珍《本草綱目》將葵花降為草部:“我不吃了,就搬到這裏來了。”

5香料的進化

自新石器時代起,中國先民就利用天然黴菌和酵母來制作曲和曲制品,包括醬、醬、鹹肉、泡菜、酒和醋。李子是酸味的天然來源。”

真想驚嘆古人的智慧!原來這麽早就有這麽多調料了。不愧是我大園丁的兔子!

“古籍中所說的‘胡椒’指的是胡椒,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是西漢的胡椒。”

其實我想到的是漢代皇後的居所——椒房寺:宮殿的墻壁都是用花椒制成的粉末粉刷的。顏色為粉紅色,有香味,能保護木宮,有防蛀的作用。另壹方面是因為辣椒的人種子多。取“多子”之意。

6大眾退出

我們都熟悉“流行”這個詞。但是壹個詞越是普通,我們就越會忘記它的原意。新鮮、切得很細的魚、肉和其他配料;“知”是壹個認識字,就是要用這個字的兩個成分來理解它的意思。也就是明火烹飪指的是燒烤。通俗,就是人們所喜歡的* * *,後來又把詩歌稱贊為“通俗”。

秦漢時期的肉類種類主要是豬、狗、羊、雞和各種野味。豬和狗是最常見的肉類來源。北朝以來,隨著遊牧民族的南下,中原地區的肉食習慣發生了重大變化——羊肉成為統治階級的最愛。人很少有肉吃,自然不挑剔。動物蛋白的日常來源主要是小魚小蝦和雞蛋。

在油炸發明和普及之前,肉類主要是燉和烤。

和烤壹樣出名的其實是生魚,最常見的食材是淡水魚。到了唐朝,夷雖然還南北相連,但已經開始由北向南撤退了。所以成了南方人的家鄉菜,在北方生活久了,吃它也成了壹種很好的慰藉鄉愁的方式。

北宋時,開封周邊的燃料供應已經很緊張,於是投機盛行。

7單獨用餐或聯合用餐

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唐朝和中國,人們都是分開吃的。梅綺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分食制與當時的家庭形態相匹配。在分享食物的時代,人們的飲食起居都在地板上,進門需要脫鞋。

中國家庭制度的演變始於魏晉南北朝,到了宋代才進入高桌大椅時代。原來新家具不是中國發明的,是從西方傳入的,所以叫“胡床”。

高桌和大椅幾乎同時出現,當然並不代表高桌和大椅壹定會導致聯食制。

壹方面,高桌較大的表面積為食物的陳方提供了方便。另壹方面,共同食品體系的出現也得益於食品種類的日益豐富和食品供應的相對充足。

上世紀80年代,批評聯合夥食制度的人認為分餐制更衛生,但分餐制的出現顯然不是出於衛生的需要,而是因為食物供應有限。

如果不是提前發放,有的人可能吃多占多,有的人可能吃不飽。只有當食物的數量足夠多,種類足夠豐富時,人們才能圍著桌子愉快而生動地享受。

8種飲料:葡萄酒、茶和果汁

“中國釀酒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夏朝。酒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娛樂神靈和祭祀;秦漢以後,酒逐漸世俗化、平民化,成為國飲。”

這也可以理解。當初食物匱乏,用它來釀酒就很奢侈了。後來糧食逐漸增多,酒進入千家萬戶。

“與酒相比,茶走的是安靜優雅的路線。中國人喝茶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西南是野生茶樹的起源地之壹。漢代以前,巴、蜀、南中的人們已經開始采茶飲茶了。”

“唐宋時期茶的主流不是我們今天所習慣的茶,而是餅茶,也稱“片茶”、“團茶”。茶成為飲茶的主流,直到明朝。”

書中詳細介紹了餅茶的制作方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唐宋時期飲茶,有全套的儀式程序。我覺得我可以好好學習。我想知道嗶哩嗶哩是否有恢復老板的視頻。

可能這壹章最貼近我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因為是第壹章,所以看的最仔細,所以思考最多。以後分享會少很多。

“服裝”這壹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服裝的象征功能。

保暖、防曬、遮羞、美體是服裝最基本的功能。服裝的延伸功能是符號。

首先,它可以標誌財富,地位和權力。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身份。唐朝以後,明黃色成為皇帝的專屬色。

以官服顏色區分官階的制度也是在唐代正式確立的。唐代官服三件以上為紫,四五件為朱,都屬於貴官。“朱子應門自稱貴”,朱子用衣服的顏色來指代高級官員。

第二,可以用來標記身份或者生活狀態。各種制服都是很明顯的身份標誌。軍服的顏色有漢代的紅、東晉的黑、南朝的絳、隋的黃、唐的黑。

我記得漢朝有個商人的規矩,說商人不能穿絲綢。

第三,它還可以表示個體在壹定社會等級秩序中的位置和相對關系。傳統的喪服是壹個嚴格的符號系統。

在這壹章的最後,我們談到了女性纏足。有壹段話我覺得特別有道理。

清初的纏足禁令是這樣規定的:“凡抗拒纏足者,令其夫或父杖八十裏。”事情發生在女人的腳上,男人卻受到了懲罰。應該說,這是壹個非常符合邏輯的規定。因為,在不纏足這件事上,雖然受益者是女性,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男性。

在古代,是否纏足其實是男人規定的,女人不能自主選擇。所以當然,懲罰應該是男人。

這種懲罰反映了當時女性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讓人唏噓不已。

作者將傳統時期中國精英的生活狀況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是先秦時期。在封建的西周,貴族通常居住在自己的封地。春秋戰國時期是第壹階段向第二階段過渡的時期。新興的出租車階層四處遊蕩找工作。那些找到工作的人會在王子的首都建立新房子。如果他們被授予封地,他們可能會在政治上失去權力後回到封地。

秦漢第二階段是秋至隋朝,其特點是中央官員居住在首都及其周邊地區;地方長官由中央政府任命,但人數不多,居住在行政區所在的城市;大量的地方官員都是地方精英,在當地生活,過著田園生活。

隋唐以後,傳統精英的生活狀態進入第三階段,官員全部由國家任命,統壹調配到全國各地。官員的職業收入,如工資,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主要來源。越來越多的官員被任命後,會從家鄉“連根拔起”,在家鄉之外買房置地,死後也不會葬在家鄉。

本章從農村和城市兩個方面介紹住宅。

田園生活是從陶淵明回到他的田園家園開始的,但是田園生活並沒有陶淵明筆下的那麽快樂舒適。因為農村生活有很多不便,比如醫療落後,飲食條件。再比如缺乏誌同道合的朋友。

《城》主要講的是宋代的城市發展。既有東京夢裏的繁華,也有清明上河圖,更有宋代城市擴張、人口密集帶來的火災、汙水等城市問題。

“唐末五代的戰亂和政治動蕩,消滅了世家大族。自宋代以來,國家不再幹預土地兼並。科舉考試幾乎對所有男性開放,朝廷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選拔官員。個人奮鬥和科舉的成功成為家族興衰的決定性因素。

人的階層流動性增強,經濟地位、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可得可失。有人上去,有人下去。生活在這種社會的人,要繼續奮鬥,也要有壹顆平常心,為向上的人歡呼,接受向下的人。"

我覺得這段話特別好。科舉制度的優勢不就是社會流動性嗎?沒想到這種社會流動會帶來人們價值觀的變化。

在“居”和“行”兩章中,作者講述了科舉制度普及後,人們的居和行的諸多變化。全國各地的公務遊客也是國家統壹調配官員的產物。

“生活”和“旅行”是密切相關的。在“生活”壹章中,我們談論郵局和旅館,在“旅行”壹章中,我們談論道路、郵政服務和通行證。這些是互補的基礎設施。

“旅行”這壹章不僅講道路、檢查站等基礎設施,還講士兵、官員等行人。兵役迫使人遠離家鄉,科舉則讓人主動踏上征途。

旅途中最可怕的是疾病和死亡。傳統時期醫療水平差,生老病死經常壹起出現。陪父母出差的孩子通常是第壹個被打倒的。

出差的人,本來就是壹個有困難有進取心的群體。他們受雇於皇帝的國家,關心整個世界。他們與妻兒同甘共苦,寫下仕途路上的喜怒哀樂。

這壹章離我的生活最遠,所以對我觸動最小。

本章首先講嬪妃制度,不同朝代不同時期嬪妃地位的變化反映了禮儀和政治控制的變化。妻妾界限的松動,其實是封建制度崩潰的表現之壹。

“妻者,齊也。”說明壹夫壹妻制家庭中夫妻之間是平等的。但奇怪的是,古代主流價值觀並不提倡恩愛。

在傳統時期,妻子分擔丈夫的家庭責任。第壹個職責是伺候公公婆婆,第二個職責是撫養教育家裏的孩子,尤其是男孩。自己養當然好,但不是絕對必要。前妻留下的孩子,小妾生的孩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是丈夫的血。妻子的第三個職責是照顧丈夫的親戚朋友,包括難伺候的大姐和農村的親戚。

這些傳統要求即使在現代仍然束縛著女性,讓人感到憤怒。

接下來,作者談到了貞操。貞操是男權社會對女性單方面的忠誠要求,強調女性對男性及其家庭的單方面義務。

接下來,我們需要澄清壹個事實。

現代學者有壹種諂媚的說法,喜歡稱之為“宋明”,無視元朝壹百多年,直接把宋明連在壹起。比如說到貞節觀念,最方便的說法就是“宋明理學影響下”,還有“餓死最小,不貞最大”這樣極端的話。

這句話的確是宋代理學家程頤說的。但是,宋朝不可能只為明朝背這個鍋。

程頤本人主張,婚姻的最高理想是男女雙方彼此忠貞。他所指的“不名譽”既包括女性的不名譽,也包括男性的不名譽,而不是單方面指責女性。

實際上,“二程”並不反對女性再婚。程頤能夠欣賞和贊美女性的知識和才華。他甚至認為,壹個好女人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伴侶,還不如單身。

自漢代以來,帝制中國的表彰對象中就有所謂的“女中豪傑”和“賢德之女”,被奉為女性楷模。

但是,壹個英雄女子的“猛”,壹個賢惠女子的“貞”,與貞操並無必然聯系,可以指女性在各方面取得的特殊成就,如善於教育子女、保持家風等。宋代的女性榜樣基本上還處於這種多元價值觀的狀態。

明清人像小偷壹樣盯著女人的身體,宋人看到的卻是女人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我再次感受到作者對宋朝的偏愛。他不愧是研究宋史的教授。

“與女性相比,男性的生活選擇要豐富得多,家庭圍繞著他們建立,社會的廣闊天地向他們敞開。

生兒子以維持家族的生物延續;揚名立萬,用個人的社會成就維護和榮耀家族的聲譽。這是傳統中國對男人的普遍要求。

具體到立名顯親的標準,其實也比較簡單,簡而言之:做官。妳必須與皇帝的國家建立直接聯系才能成功。

做官的標準後來變窄了。總的來說,宋代以後,只有進士,才是真正光榮的公務員。"

我想到了《水滸傳》裏的宋江。以前看過壹個說法,好像是鮑鵬山老師提到的水滸傳。其實宋江上梁山是他的理性選擇。因為宋江是胥吏,當時官與官界限分明,胥吏永遠成不了正經官。宋江不想永遠做壹個小官,於是另辟蹊徑,先上了梁山,再尋求拉攏,從而成為壹名官員。

“壹切與實踐相關、需要長期知識積累的技術工種,在傳統官僚體制中都沒有得到應有的鼓勵和支持。

而帝制國家拒絕將這部分從官僚體系中分離出來,設立獨立於官僚體系之外,與官僚體系基本對等的評價體系。

結果,技術官僚始終處於官僚體系的最底層,專業知識高的職位混雜在普通職位之間,以同樣的標準晉升,最終丟掉了工作,未能建立起技術職業的尊嚴,從而阻礙了技術的發展。

在宋朝之前,當兵還是壹個不錯的選擇。宋以後“好鐵不釘,好人不當兵”,參軍之路還是可以走的,但能達到的輝煌越來越稀缺。

榮耀屬於文人官場,屬於科舉成功。

但是科舉成功者能做什麽呢?

無非就是做官,做各種缺乏技術含量,只分地位高低的官,聽皇帝的命令看老板的臉色,努力做高官。中國最優秀男青年的路越走越窄。

同時,男性也縮小了女性的道路。當男人開始接受無條件的忠誠者時,他們想從女人那裏得到的是無條件的貞操。"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巨大的差距。

書中的介紹只是幾千年歷史長河中的壹小部分,我今天的介紹也只包含了書中的壹小部分。如果妳對歷史和傳統文化感興趣,不妨看看這本書,也看看其他相關書籍。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