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河中遊的新石器文化。以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最早發掘遺址命名。其分布以中原為中心,北至長城和河套地區,南至鄂西北,東至河南東部,西至甘青交界地區。* * *已發現遺址1000余處,大規模發掘典型遺址10余處。根據放射性碳測年和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 ~ 3000年。仰韶文化,原名老觀臺文化、李嘉存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崗文化(前仰韶時期有人統稱為新石器文化),發展為中原地區的廟底溝文化。仰韶文化分布廣、延續時間長、內涵豐富、影響深遠,成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壹支中堅力量,展示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由盛到衰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北部,包括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東周文化。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對遺址進行了發掘。後來,在黃河中上遊又發現了幾處類似的文化遺址。因為這些遺存都含有壹定量的彩陶,所以曾被統稱為“彩陶文化”。1926以來,中國學者先後發掘了夏縣尹喜村、萬全(今萬榮)景村、安陽後崗、浚縣大來商店等遺址。1931年,梁思永首次發現了商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三層”,從而確定了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從仰韶文化發現到20世紀40年代,學術界也初步探討了這種文化的特征和性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仰韶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發掘出壹批重要遺址,如陜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滑縣袁俊廟和胡荃村、河南華陰橫鎮、單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等。考古界在野外工作的基礎上,以壹些典型遺址為代表,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並結合放射性碳測年的絕對年齡,對其分區、類型、分期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取得了壹定的成果。對彩陶的裝飾圖案、制陶技術、生產工具、建築技術和喪葬習俗也進行了研究。通過對村落布局、房屋形式、墓葬制度、工具等實物資料的研究,全面論述仰韶文化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狀況,以期還原當時的社會歷史,其中主要認識半坡型的社會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