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1.《將進酒》唐朝·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蜀道難》唐朝·李白
噫籲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3.《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4.《嶽陽樓記》宋朝·範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壹湖。
5.《錦瑟》唐朝·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6.《醉翁亭記》宋朝·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裏,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7.《登高》唐朝·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8.《短歌行》三國·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9.《觀滄海》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詠...
10.《敕勒歌》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篇二
1.《滁州西澗》唐朝·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芙蓉樓送辛漸》唐朝·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3.《歸去來兮辭》晉朝·陶淵明
歸去來兮辭(並序)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4.《遊山西村》宋朝·陸遊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5.《相思》唐朝·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朝·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7.《山居秋暝》唐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8.《江南春》唐朝·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9.《別董大》唐朝·高適
其壹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其二六翮飄飖私自憐,壹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10.《鵲橋仙·纖雲弄巧》宋朝·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篇三
1.《尋隱者不遇》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朝·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3.《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朝·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壹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4.《後赤壁賦》宋朝·蘇軾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臯。二客從予,過黃泥之阪。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
5.《長幹行》唐朝·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
6.《摸魚兒·雁丘詞》元朝·元好問
乙醜歲赴試並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壹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
7.《望天門山》唐朝·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8.《秋興八首》唐朝·杜甫
其壹玉露雕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9.《陳情表》晉朝·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誌。祖母劉湣臣孤弱,躬親撫養。
10.《送友人入蜀》唐朝·李白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山從人面起,雲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升沈應已定,不必問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