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是闡述“求名應求萬世名”之理
即壹個人如果想青史留名 靠的是人格 而不是權勢
曠達灑脫的胸襟,被貶謫後不忘主宰自我、化解悲愁,從官場的險惡中跳離出來。“予既廢而獲斯境,安於沖曠,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就很好地表達了他的這種思想。後來的蘇軾的詩文,比如《赤壁賦》《念奴嬌》等,也融入了這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