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泉州南音:泉州南音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古樂。起源於唐,形成於宋,主要流行於閩南及臺灣、南洋群島華僑居住地區。
2、泉州北管:泉州北管流行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的傳統絲竹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3、泉州拍胸舞:拍胸舞又稱拍胸、打七響、打花綽、乞丐舞等,是壹種發源於福建泉州的傳統舞蹈,廣泛流傳於福建南部沿海泉州各縣區以及漳州、廈門、臺灣等地區。
4、梨園戲:梨園戲是中國福建省的漢族戲曲之壹,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
5、高甲戲:高甲戲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6、泉州提線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於秦漢。據文獻記載,至遲於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
7、晉江布袋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又稱南派布袋戲,是福建省晉江市壹帶的地方傳統戲劇。
8、惠安石雕:惠安石雕,福建省惠安縣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
9、泉州花燈:泉州花燈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傳統工藝品之壹,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壹種吉利喜慶的氛圍。
10、德化瓷燒制技藝:德化瓷燒制技藝是福建德化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德化陶瓷制作生產始於新石器時代,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於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