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古詩文常見典故

古詩文常見典故

1、月亮:壹般指思鄉,如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煜《虞美人》中“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等。

2、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壹般指離別,如柳永《雨霖鈴》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另外,楊柳又可指思鄉。如李白《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3、蟬:象征高潔的品質。如駱賓王《在獄詠蟬》中“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中“我亦舉家清”和虞世南中“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4、長亭:象征送別。如李白《菩薩蠻》中“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柳永《雨霖鈴》中“寒蟬淒切,對長亭晚”等。

5、子規:象征淒慘的氛圍。如李白《蜀道難》中“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中“杜鵑啼血猿哀鳴”,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楊花落盡子規啼”等。

6、猿鳴:象征淒涼氛圍。如杜甫《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酈道元《水經註》中“猿鳴三聲淚沾裳”等。

7、羌笛:象征淒切之音。如王之渙《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胡琴琵琶與羌笛”,範仲淹《漁家傲》中“羌管悠悠霜滿地”等。

8、鴻雁:象征信使。如晏殊《清平樂》中“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誰寄”,李清照《壹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等。

9、芭蕉:象征離愁別緒。如吳文英《唐多令》中“縱芭蕉,不雨也颼颼”,葛勝沖《點絳唇》中“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蔣捷《壹剪梅》中“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等。

10、梧桐:象征淒苦。如白居易《長恨歌》中“秋雨梧桐葉落時”,李煜《相見歡》中“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