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面對人生苦難之時,無喜無悲、榮辱皆忘、曠達超脫的人生態度。 小題2:詞人寫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同時還采用壹語雙關的手法,詞中的“風雨”既指自然界的風雨也暗指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全詞將深邃的人生哲理寓於日常生活小景中,令人領略不盡。 |
小題1:試題分析:此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期所作。這首詞寫作者途中遇大雨乃吟嘯徐行的經歷和感受。“穿林打葉”形容風雨急驟,“吟嘯”、“徐行”表態度從容,“竹杖芒鞋”指條件簡陋,“莫聽”、“何妨”、“誰怕”體現倔強豁達的風度,宛然在目。下片轉入雨後,經風雨洗禮,人醒、雨霽、天晴、日出。回首往事,壹切陰晴、雨霽,無不消逝壹空。自然有急雨撲面,人生旅途中也有風雷蓋頂,只要沈著履險,從容應變,豈有闖不過的風浪?“壹蓑煙雨任平生”,何等樂觀自信、飄逸曠達的人生態度!深邃的人生哲理,寓於平常生活小景描寫之中,弦外之音,令人回味無盡。 點評:回答該題型時要註意兩點,壹要知人論世,二要結合詩文進行分析。 小題2:試題分析:題幹中“如何表現”四個字提示我們該題考的是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中的表現手法,所以我們要在詞句中壹壹找出來。“壹切景語皆情語”,詞人寫眼前景寓心中情;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詞中的“風雨”既指自然界的風雨也暗指政治風雨和人生險途,壹語雙關。 點評: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壹些表現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