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歷史上有哪些顛覆三觀的冷知識嗎?

歷史上有哪些顛覆三觀的冷知識嗎?

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期間誕生了無數的人物和事件。而在這麽多的人物事件當中自然不缺乏壹些奇聞趣事。有道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這句話壹點都沒錯,中國歷史上就有不少令人顛覆三觀的冷知識,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壹。

乾隆皇帝是壹位很幸運的皇帝,在他小時候就被康熙皇帝看中,養在宮中,疼愛有加。雍正皇帝去世後,乾隆很順利就繼承了皇位,登基為帝,這點比雍正當年繼承皇位來得順利太多了。乾隆皇帝還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中國古代已經算是非常稀有的年齡了。此外,乾隆皇帝接任皇帝的時候,天下早已被他的父親雍正皇帝治理的繁榮昌盛,所以乾隆這個皇帝做的還是比較舒服的,在位期間文治武功都頗有成就。除去晚年昏聵,乾隆皇帝的壹生總體而言還是比較成功的。

不過,即便是乾隆這樣壹位比較完美的皇帝,他的身上也有壹些瑕疵,比如乾隆皇帝生活奢侈,還比較好大喜功。乾隆皇帝的奢侈在清朝列帝中是比較出名的,甚至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比較出名的。而好大喜功方面,乾隆皇帝也是難以免俗,他在位期間為了追求功績,發動了多次大規模戰爭,導致國力逐步下降。而乾隆皇帝的好大喜功還不僅限於軍事方面,他在文化方面壹樣好大喜功。今天就來說壹說乾隆皇帝在文化方面的壹個令人顛覆三觀的冷知識。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的文學水平實際上並不高,比起歷史上的文學家們相去甚遠,但是他平生就是喜歡舞文弄墨的,這其實也是好大喜功的壹個表現。古代文人多喜歡給後世留下壹些文章,詩歌這類的作品,乾隆皇帝也不例外,他不僅寫詩,而且據說壹生當中寫了四萬多首詩。當然這個數字很可能是被誇張了,不過乾隆詩歌多產是公認的,絕對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皇帝。

寫了那麽多詩,那麽乾隆皇帝的詩歌水平究竟怎樣呢?這個話題其實是比較尷尬的。壹方面,乾隆皇帝為了體現自己有才學,會經常在詩歌中運用壹些生僻字,可能在乾隆皇帝眼裏這樣做更會讓人覺得他有學問。另壹方面,乾隆皇帝寫了那麽多的詩,只有壹首被選入當代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由此可見乾隆皇帝詩歌的水平著實讓人難以恭維了。

乾隆皇帝被選入小學語文教材的那首詩名為《飛雪》,內容如下:

壹片壹片又壹片,

兩片三片四五千;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甚至有人說這首詩還不是乾隆皇帝壹個人完成的,只有前三句是乾隆皇帝寫的,最後壹句是大臣看到乾隆皇帝語塞給他補上的。至於這首歌的水平如何,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有人認為這首詩極其簡單,只有小學生水平,也有人認為這首詩看似簡單,實則暗藏深意。不過,不管怎麽說,乾隆皇帝為了追求多產而大肆寫出這麽多質量不高的詩歌,這實為壹個顛覆眾人三觀之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