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國有壹個獨處壹室的男子,鄰居是壹位獨處壹室的寡婦。壹天夜裏暴風雨大作,寡婦的房子被摧毀,婦人來到男子這裏請求庇護。男子不讓婦人進門。婦人從窗戶裏對他說:“妳為何不讓我進來呢?”男子說:“我聽說男女不到六十歲不能同居。現在我還年輕,妳也壹樣,所以不能讓妳進來。”婦人說:“妳為何不像柳下惠那樣,能夠用身體溫暖來不及入門避寒的女子,而別人也不認為他有非禮行為。”男子說:“柳下惠可以開門,我不能開門。所以我要以我的‘不開門’,來向柳下惠的‘開門’學習。”這個故事說明,最晚也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就有了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傳說,只是有些語焉不詳。
2------魯國人柳下惠,姓展名禽,壹次出遠門的晚上住在都城門外。當時天氣嚴寒,忽然有壹位女子來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凍死,就讓她坐在他懷中,用衣服蓋住她,壹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沒有發生越禮的事。後世流傳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
3------ 孟子對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壹書曾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並稱四位大聖人,認為他不因為君主不聖明而感到羞恥,不因官職卑微而辭官不做;身居高位時不忘推舉賢能的人,被遺忘在民間時也沒有怨氣;貧窮困頓時不憂愁,與鄉下百姓相處,也會覺得很愉快;他認為自己和任何人相處,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響。因此,聽說了柳下惠為人處世的氣度,原來心胸狹隘的人會變得寬容大度,原來刻薄的人會變得老實厚道。孟子認為像柳下惠這樣的聖人,是可以成為“百世之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