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體代表詩人有沈約、謝朓、王融等。
1、沈約
在永明體的詩人之中,沈約在當時甚有名望,詩歌成就也較為突出。鍾嶸《詩品》以長於清怨概括沈約詩歌的風格。這種特征主要表現在他的山水詩和離別哀傷詩之中。永明詩人,不僅有理論,而且還有大量的詩歌創作。
2、謝朓
永明體的代表詩人謝朓,不僅在竟陵八友中最為突出,而且也是齊梁時期最為傑出的詩人。他雖然出身於世家大族,但由於沈浮於政治旋渦之中,目睹仕途的險惡和現實的黑暗,因此常常在詩中表現仕宦的憂懼和人生的苦悶。
3、王融
另壹位積極參與創制永明體的王融,也是頗有才華的詩人。王融詩歌的主要特點是構思含蓄而有韻致,寫景細膩而清新自然,語言華美而平易流暢,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出與謝朓相近似的風格。寫景清新細膩,造語清新精巧,並表現出壹種含婉不露的情韻。
永明體的主要特征和歷史地位如下:
壹、永明體的主要特征如下:
1、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2、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壹些是五言十句的。
3、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4、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癡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通俗易懂的詩風和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壹體。
5、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
二、永明體的歷史地位
在永明體以前,詩壇上流行的是古體詩,亦稱古詩、古風,每篇句數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不求對仗,平仄和用韻也比較自由。唐代以後,形成了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亦稱今體詩。
這是同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句數、字數和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的規定。而這近體詩的雛形,就是新體詩,即永明體詩。永明體的出現,標誌著古體詩已暫告壹段落,預示著近體詩的即將出現。
因此,即使後人對永明體詩提出了這樣那樣的批評,永明體詩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還是應該予以肯定,並給予恰當的評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