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古詩意思如下: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從遠處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風景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80卷。其壹為五言古詩,其二為七言絕句。
古詩原文
望廬山瀑布
[ 唐 ]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註釋
香爐:指香爐峰。
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遙看:從遠處看。
掛:懸掛。
前川:壹作“長川”。
川:河流,這裏指瀑布。
直:筆直。
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裏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疑:懷疑。
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
九天:壹作“半天”。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壹般認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前後李白出遊金陵途中初遊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壹,內容也有壹部分重復,疑非壹時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壹首五古為李白入長安以前(開元年間)所作。另有人認為第二首七絕作於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年)李白到廬山的夏秋之交。
賞析
望廬山瀑布這兩首詩體裁不壹,壹首為五言古詩,壹首為七言絕句,內容也有部分重復。第二首詩流傳很廣,壹向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題作“望廬山瀑布”。
此二詩是公元725年(唐玄宗開元十三載)前後作者初次登廬山時作。第壹首五古***換四次韻,前八句為壹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壹韻;末六句為壹韻。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屬景語;只有末壹層言誌抒懷,屬情語。前三層也各有重點:第壹層從正面描寫瀑布的主體實景;第二層從虛處更深更細地描繪瀑布;第三層,從上下四旁來烘托瀑布之動態。最後壹層先擒後縱,收束得自然平易。首二句交待“望廬山瀑布”的立足點和所“望”的方向。接著十四句用各種形象從不同角度形容瀑布的壯偉氣勢和詩人的贊嘆。所謂“掛流三百丈”,“初驚河漢落”,亦即第二首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意,但不如後者的簡練和生動。末六句抒寫詩人的誌趣和願望。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中孤傲遁世的壹面。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