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提供5首以上的詩歌(要分類)

提供5首以上的詩歌(要分類)

春天

1、絕句 唐*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遊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6、絕句 宋*誌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7、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8、漁歌子 唐*張誌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9、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0、豐樂亭遊春 宋*歐陽修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夏天

1、小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影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2、曉出凈慈寺迎涼有感 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秋天

1、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從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2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3、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暮江吟 唐*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6、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7、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8、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9、漁家傲 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0、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冬天

1、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3、別董大 唐*高適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思鄉之情的古詩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誰人不起故人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除夜作》

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鄉思》 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京師得家書》

袁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聞雁》 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月夜億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壹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漁家傲》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6、《思江南》唐方幹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滯雨》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