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做法。所以,壹個人經常要離開家出外遊學。另外,古人征戰比較多,經常要離開家出去打仗,也許就是從此天各壹方了。所以,在古詩中,表達離別之情的詩歌特別多,也特別感人。中國的詩歌,喜歡用某種意象來表達情感,這其實來自於詩經的賦比興的傳統,也來自於楚辭中香草美人的傳統。
古代柳樹很常見,壹般種植在路邊、渡口,十裏長亭邊。柳樹的柳,還是留的諧音,所以,古人喜歡在離別的古詩詞中,用到柳或者楊柳的意象。比較早用柳的意象的,可能是詩經了。詩經中有壹首特別有名的離別時,讀來不忍淚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在送別詞中,最有名的要算是李白和周邦彥的詞了!
憶秦娥簫聲咽
唐代: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蘭陵王柳
宋代:周邦彥
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壹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裏,淚暗滴。
在唐詩中,用柳來表達離情別意,最好的應該是白居易的了!
青門柳
唐代:白居易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