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堅強!
這裏,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啊!黃河!
妳是我們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妳這兒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妳的身邊扮演!
啊!黃河!
妳是偉大堅強,像壹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妳用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
妳壹瀉千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深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將要在妳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妳的榜樣,
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
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
古往今來,
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
奔騰在中國大地上,
滋養著壹代又壹代中華兒女。
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
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
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
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
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鬥爭,
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願。
詩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經創作出歌詞《五月的鮮花》,
歌中唱道: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誌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歇。……”
歌詞經譜曲後廣為傳唱。
1939年詩人到延安後,又創作了篇幅與規模更大的組詩《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有八個樂章,
分別是:
《黃河船夫曲》
《黃河頌》
《黃河之水天上來》
《黃河對口曲》
《黃水謠》
《黃河怨》
《保衛黃河》
《怒吼吧,黃河》。
詩中雄奇的想像與現實圖景交織在壹起,
組成壹幅壯闊的歷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