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註釋:
①鷓鴣天作於代人賦遭彈劾解官歸居時。
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鷓鴣天的上闕描繪了什麽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
名師點撥:
考查對詩歌形象的分析。
解題格式:
形象:身份+性格 + (形象意義)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答題步驟:詩中形象(意象)傾註了詩人的思想,包孕著詩人的情感,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
答案:鷓鴣天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壹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名師總結:
提問及變式:
1.“╳╳的寓意是什麽”,“╳╳指什麽”,“╳╳在詩中是什麽意思”等。
2.這首詩塑造了什麽樣的形象?
3.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
①是什麽形象;
②形象的具體特征是什麽;
③形象的意義是什麽(作者情感)。
(2)鷓鴣天的最後兩句辛棄疾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辛棄疾為什麽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
名師點撥: 考查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構思的分析與評價。
解題格式:
①手法+表達作用 ②賞析修辭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③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麽+抒什麽情
④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所抒感情:通過什麽內容+抒發(寄寓/揭露/表達)什麽感情 思路分析:題目類型:
①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表現了怎樣的情趣”,“主旨是什麽”或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句某聯發問。
答案:鷓鴣天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辛棄疾將城裏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采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名師總結:
答題步驟:表達技巧有三個層面的內容:修辭方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回答時應包括三個要點:
①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②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麽是用了這種手法。
③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評價思想內容,首先必須明確詩歌的表層意思與深刻意義,把握詩歌的 主旨和思想傾向。答題要點應包括三點:壹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