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文學的最高形式,歷來被認為是高雅精深的語言文學,被譽為文學藝術的璀璨明珠。中國是詩的悠悠古國,又是詩的泱泱大國,春秋至今,湧現了成百上千的優秀詩人和詞家。詩歌自然而然地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詞文化也早已浸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構成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詩詞文化情結。
作為詩人,在世俗看來,似乎都“為無益之事而遣有涯之生”,然其本性乃佛心道為。文化傳承,立於根基;發揚壯大,在於推動。我們在學習創作古典詩詞的同時,也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憂國憂民的高風亮節精神,用詩人的血性,關註民生,為國家、為社會作貢獻,這才無愧於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當代詩詞三百首》的編纂歷經多年,只從本人自願投稿的作品中選取,從征集作品到選評,每位選編人員在對詩不對人的原則下,公平公正地對待。
此書的命名,源於《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取其意而不比之。全書收錄201人,***327首作品,著重介紹了當今草根詩人和反映當代承古言今的詩詞文化,體裁以五言、七言古詩,五言、七言律詩,古風和詞組成。
(本書入選作者按照投稿順序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