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曹操 曹植 曹丕怎樣的詩文風格

曹操 曹植 曹丕怎樣的詩文風格

1、曹操

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尚藻飾。它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沈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為其特色。

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同基調,不過在曹操的詩中,它表現得最為典型,最為突出。在詩歌體裁上,曹操的樂府詩並不照搬漢樂府成規,而是有所發展。

如《薤露行》《蒿裏行》,在漢樂府中都是挽歌,他卻運用舊題抒寫了全新的內容。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

2、曹植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

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3、曹丕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致,回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個中能手。

代表曹丕詩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據考寫於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烏桓期間,采用樂府體裁,開創性地以句句用韻的七言詩形式寫作,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詩。《燕歌行》從“思婦”的角度,反映了東漢末年戰亂流離的現狀,表達出被迫分離的男女內心的怨憤和惆悵。

全詩用詞不加雕琢,音節婉約,情致流轉。曹丕的壹些為後人稱道的作品都在擔任五官中郎將至魏太子期間所作,他的詩歌細膩清越,纏綿悱惻。

擴展資料:

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不安。漢沛國譙(今亳州)人曹操組建青州兵,挾持漢獻帝,統壹北方,社會有了比較安定的環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學修養,由於他們的提倡,壹度衰微的文學有了新的生機。

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都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是建安文學的代表,後人合稱之為“三曹”。

在當時建都的鄴城(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聚集了壹大批文人。詩、賦、文創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詩歌,吸收了漢樂府民歌之長,情詞並茂,具有慷慨悲涼的藝術風格,比較真實地反映了漢末的社會現實以及文人們的思想情操。

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壹筆。

百度百科-曹操

百度百科-曹植

百度百科-曹丕

百度百科-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