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宋初王禹偁所屬的詩派是

宋初王禹偁所屬的詩派是

宋初王禹偁所屬的詩派是“白體”詩派

擴展資料:

1、北宋初期試圖變革五代詩風的是王禹偁。

2、在他的詩作中,既有《感流亡》、《對雪》等諷諭現實、樸素流暢的反映時政、民瘼的古調長篇,也有《村行》、《杏花》等清新明凈、饒有風韻的寫景抒情的近體小詩,內容較為豐富深刻。

3、王禹偁的詩風平易雅淡,淺切明暢,已初步表現出對平淡美的追求;他的古體長篇多單行素筆,直抒胸臆,宋詩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於此也初見端倪。他首開有宋壹代詩歌的新風氣,是形成宋代詩文特色的先驅者。

4、王禹偁不僅由以詩為應酬手段進而效法白居易的諷諭詩,而且更由白體進而向杜甫集中尋求詩歌藝術的新境界,他在《送丁渭序》中說:“詩效杜子美”,他有詩句雲“本與樂天為後進,敢期子美是前身”,前壹句是學習白居易的總結,後壹句則是學杜的自勉。這表明了他對杜甫的尊敬,及向其學習的決心。

5、王禹偁學杜註意從造語入手,又重視意境的創新,如他的絕句《杏花》之壹,律詩《村行》等,無論在風格的沈郁方面,抑或字句的錘煉方面,都不是那些應酬唱和之作所可比擬的了,而其中充溢著的對國事民生念念不忘的真情實感,更是得杜詩之精髓。

宋初詩壇三大詩派的主要特征如下:

1."白體",以李昉、徐鉉、王禹偁等人為代表,主要效法白居易的淺切詩風,多寫壹些立意明確、通俗易懂的詩歌,但往往流於淺易,缺乏深警。

2."晚唐體",以魏野、林逋等隱士為代表,主要宗法晚唐的賈島、姚合,以白描手法寫山林景色和隱逸生活,重五律,字斟句酌,詩風清苦。

3."西昆體",以楊億、劉筠、錢惟演為代表,主要效法李商隱,講究辭藻、崇尚故實,其詩風呈現出整飭典麗的藝術特色。總體來說,這三大詩派都沿襲了唐風,尚未形成宋詩的獨特面貌,因此被稱為沿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