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
於謙(明)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詩人借石灰自吟來表現詩人自己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磨練,敢於粉身碎骨的精神和清白高潔的優秀品格
竹石
鄭燮(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這是壹首詠物詩,贊美了巖竹頑強而有執著的品格,含蓄的表達了詩人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這也是我比較喜歡的兩首詩,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2.關於人物精神的詩句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2.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3.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5.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6.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3.關於"精神"的古詩詞有哪些1.《雪梅·其二》
宋代: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2.《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3.《臨江仙·探梅》
宋代:辛棄疾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壹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4.《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5.《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裏夢,卻無情。
4.有關精神的古詩句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 遊>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 遊> 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 6、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 瑾> 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8、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範仲淹> 1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唐代樂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有六首,反映唐代反擊西北部少數民族侵擾戰爭情況。這裏選的是第壹首,描寫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現戍邊將士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詩的前四句描寫景物,極寫邊地的酷寒,以表現戍邊將士為國禦敵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從側面寫出,意脈貫通,措語天然,不拘格律。詩的後四句刻畫人物,表現軍旅生活的緊張和戍邊將士的英勇、警惕。
從結構上看,前四句對艱苦環境的描寫,正是為後四句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作鋪墊,足見作者構思的匠心。 作者善於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來概括生活,表現主題。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無花無柳而只能聞《折楊柳》曲來襯托邊塞環境的艱苦,以“隨金鼓”和“抱玉鞍”來硐終絞棵欠苡律鋇屑案叨染?櫪純艿那榫啊=崳擦驕洹霸附陸#?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筆閾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澩鍃聳乃老呋跡?⒐Φ腦竿?刖魴摹?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註:劍外,指劍門關以南,也稱劍南,這裏代指古代蜀地。薊北,即薊州,指今河北北部及遼寧西南部壹帶,是安史叛軍舉兵叛亂地。
由於個人的生活遭遇和身處復雜動蕩的時代,杜詩大多都有沈郁、悲涼、凝重的色彩,但此詩卻不同,它壹掃往昔沈郁悲壯的氣氛,寫得大喜若狂、輕快明朗。 首聯點明事實原委,寫詩人雖偏居“劍外”,但聽到官軍收復了遙遠的“薊北”後,喜極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復,曾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安史之亂被平定,想著自己即將會與廣大人民壹樣獲得安定的生活,詩人怎能不喜極而泣、熱淚縱橫呢? 頷聯兩句以轉作承,著筆深化,寫出了詩人的妻兒子女笑逐顏開、歡天喜地的心情,這使得詩人更是激動萬分,從而漫卷詩書、興高采烈。此兩句妙筆傳神,詩人那種大喜欲狂的情狀,躍然紙上,惟妙惟肖。
詩的後兩聯,繼續就喜意升華,由前面的國喜、家喜,轉入寫喜歸,表達了詩人意欲開懷痛飲,放聲高歌,準備趁著大好春光早日返鄉的心情。 這是壹首有名的“快詩”,開篇伊始,即運筆如飛,四聯八句,壹氣呵成,情感熾烈。
它之所以 膾炙人口,千古傳唱,主要在於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現了詩人關心國家、人民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南 園 ----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註釋:吳鉤,壹種形似劍而彎的刀。
春秋時吳人善鑄鉤,故稱。這裏泛指武器。
淩煙閣,古代朝廷為表彰功臣而建築的繪有功臣像的高閣。 這是李賀所寫《南園》詩十三首的第五首,表達棄文就武,為國家統壹事業建功立業的的願望。
詩的首句“男兒何不帶吳鉤”起勢急切,氣魄豪邁,既是泛問,也是自問,在鼓動別人的同時,也在鼓勵自己,抒發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和愛國情。接下來的次句承前啟後,氣勢磅礴,喊出揮刀殺敵、馳騁戰場、收復失地的心聲,字裏行間表現了壹種強烈的希望國家統壹的思想感情。
這兩句詩壹氣呵成,節奏明快,令人讀了為之精神振奮。詩的後兩句則是呼籲有誌男兒“帶吳鉤”效命沙場,以鼓勵別人和鞭策自己能像淩煙閣上那些功臣壹樣,為國建功立業。
(當然,聯系作者的身世來看,詩中也流露出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激之情。) 全詩運用設問、借代等修辭手法,語言通俗易懂,壯誌豪情與愛國熱情溢於字裏行間。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遊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註: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這裏泛指邊地。 詩的前兩句點明自己雖然年邁力衰獨處孤村,但並不悲哀絕望,還想著替國家出征防守邊關,表達出詩人對復國大業充滿勝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臥孤村”來反襯,更顯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誌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 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心頭始終郁結著慷慨之情,所以當夜深人靜、聽窗外風雨時,觸景生情——由風雨大作的氣勢聯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詩人激動不已,即便入夢也是鐵馬冰河,從而抒發了詩人寶刀不老,願為收復中原大地而馳騁殺敵的壯誌豪情,並以此喻寫、襯托抗金義士的堅強勇武及收復失地的壯誌。
全詩意境開闊,氣魄。
5.關於精神的古詩詞優質解答
1、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宋?陸 遊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宋?陸 遊
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
6、壹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 瑾
7、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宋?辛棄疾
8、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
1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宋?範仲淹
1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6.關於精神的詩句墨梅
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硯池邊樹, 吾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不要人誇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只流清氣滿乾坤.
竹石
(清)鄭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qiān mó wàn jī huán jiān jìng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rèn ěr dōng xīn nán běi fēng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