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歌詠安吉的詩詞文賦

歌詠安吉的詩詞文賦

歷代詩人詠安吉

柳惲五首

柳 陣(465-517)

兩朝梁詩人,字文暢,河東解(今山西。城縣解州鎮)人。在並,官相圍、吉司馬;入梁,官秘書監,兩度吳興郡太守。以詩名,又善奕棋。彈琴。有文集十二卷。

贈吳均三首

寒雲晦滄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風渚。

心知別路長,並謂若買延楚。

關侯遼絕,如何附紅旅。

(壹作行李)願作野飛鳥,飄然自輕舉。

其 二

遠遊謫伊洛,秣馬度清漳。

邯鄲嬌莢女,艷色含春芳。

鼓瑟時成曲,踏屐復翺鞠。

我本遊客子,情愛在淮階。

新知準不樂,念川普人腸。

其 三

夕宿飛狐關,晨登磧礫阪。

形為戎馬倦,思逐征旗遠。

邊城秋霰來,寒鄉春風晚。

始信隴雪輕,漸覺寒雲卷。

徭役命所當,念子加餐飯。

又二首

山桃落晚紅,野蕨初開紫。

雲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離念已郁陶,物華復如此。

其 二

秋風度關隴,楚客奏歸音。

颯颯避霜葉,離離(壹作山)出寒禽。

吳均五首

吳 均(469--520)

叔庠,故郭縣(今浙江安吉縣)人。南朝粱文學家、吏學家。出身:落微,性耿直,聰穎,有奇才。通文史,善詩賦。文體清拔,旨人稱":昊均體"。柳悸任吳興郡太守時,召為主簿。嘗與柳賦詩酬唱。梁武帝召為待召,官至朝奉請。因私撰《齊春秋》.武帝惡其實錄,罷其官。後隱居故鄣青山。著作頗多。明人輯有《吳朝謫集》。其《與施從事書》雲:"故鄣縣東三十五裏有青山,絕壁幹天,孤峰入漢;綠嶂百重,清川萬轉。歸飛之鳥,千翼競來;企水之猿,酉臂相接。秋露為霜,春蘿被徑;風雨如晦,雞嗚不已。信足蕩累頤物,悟衷散賞。",其《與頓章書》雲:"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梅溪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目:幽岫含雲,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晌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遍繞竹石。山谷所資。於斯已辦。仁智所樂,豈:陡語哉!"

青山偶書

家住青山下,時向青山上。

青山不可壹上惆悵。

題郭公山

窩公柱童稚,已得力外、心、絕跡遺務,糊真人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不懼因無情,斯言微深。

別夏侯故鄣

白馬黃金羈,青驪紫絲鞋。

新知關山別,故人河梁送。

置此壹函書,為序達雲夢。

山居雜詩(三首二首)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其 二

綠竹可充食,如夢可代裙。

山中自有宅,桂樹籠青雲。

蕭子雲壹首

蕭子雲(487--549)

南朝梁蘭陵(今江蘇常州市西北)人,字景喬,南齊宗室。

通文史,善草隸書。累官至侍中,國子祭酒,領南徐州大中正。

著有《晉書》壹百十卷,《東宮新紀》二十卷。

贈吳均

欲知健少年,本來最輕黠。

綠沈弓巧縱,紫艾刀橫拔。

誰捎命要寵,寧知敵可殺。

有功終不言,明君自應察。

周興嗣三首

周興嗣

南朝梁陳郡項(今河南項城)人。

博通傳記,好著作擅文章。官至給事中。

莆衍(高祖)稱賞其文,命他集王羲之!挈次韻作千字文。

其 三

昔別襄城村,同會長安市。

誰學萊蕪甑,未得王喬履。

階前養素鶴,池中飴赤鯉。

壹往玉壺上,無復見蕭史。

陰鏗壹首

陰 鏗

陳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字子堅,南朝梁故鄣(今浙江安吉)知縣,博覽史傳,尤善五言詩,風格清新流麗,杜甫贈李白詩曾言"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罷故鄣縣

秩滿三秋暮,舟虛壹水濱。

漫漫遵故道,淒淒對別津。

晨風下散葉,岐路起飛塵。

長岑舊知遠,萊蕪本自貧。

被裏恒容吏,正朝不系民。

惟當有壹犢,留持贈後人。

施胄吾壹首

施肩吾 唐道士,字希聖,號東齋。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廬縣西北)人,有詩名,元和十五年進士,後隱於南昌山修道,世稱"華陽真人"。

安吉天寧寺聞磬

玉磬敲時清夜分.老龍吟斷碧天雲。

鄰房逢見廣少客,曾向羅浮裏聞。

李白壹首

李 白(701壹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土。四川江油青蓮鄉人。二十五歲出蜀漫遊,四寸壹歲設召人京,供奉翰林,賀知:摹稱其為"滴仙人",譽滿京師。兩年後被捌擠出京。離京後,足跡遍及梁朱、齊磐、幽冀、東越、釜陵宣城。安吏之亂起,曾佐永王李磷幕。不久被流放夜郎,中途退教東歸,病死二當塗。待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安吉崔少府翰畫贊齊表巨海,吳嗟大風。崔為令族,出自太公。克生齊才,骨秀神聰。炳若秋月,騫然雲鴻。爰圖伊人,奪妙真宰。卓立欲語,謂行而在。清晨壹觀,爽氣十倍。張之座隅,仰止光彩。

周樸壹首

周 樸

字太樸,浙江吳興(今湖州)人。唐末因戰亂避地貍州,寄食烏石山僧寺。工詩,善苦吟,時人稱"月鍛年煉",未及威篇,佳句已廣為傳誦。黃巢軍克福州欲降之,樸曰:我不仕天子.焉肯從賊?遂見害。《全唐詩》錄其詩四十五首,編為壹卷。

題董嶺水

湖州安吉縣,門與白雲齊。禹力不到處,

河聲流向西。去衙山色遠隔不久。近水月光低。

中有高入在,溪頭曳杖藜。

釋皎然五首

釋皎然 唐代詩僧,本姓謝,字清晝,號杼山,湖州長城(今長興)入,為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曾與顏真卿等唱和晏遊。有《皎然詩集》十卷。

桃花石枕歌送安吉康丞並序

安吉古桃州也,今為吳興右邑,士遐副焉。於山獲桃花石,異而重之,珍於席上。士遐將赴京師,故帥詩人以君所寶之物高歌贈行(康名造)。

君吏桃州尚奇跡,桃州采得桃花石。爛疑朝日照已舒,含似春風吹未坼。圭璋特達世所珍,吾知此物亦其倫。應羨花開不憔悴,應嘉玉片無緇磷。立性堅剛平若砥,君子偏將交道比。何人亦秉堅剛姿,吾見君心得如此。君心所好我獨知,別多見少長相思。從來賞玩安左右,萬裏提攜君奠辭。

桃花在。

枕歌贈康從事

卞幽石產璞,荊人至死采不著。何人琢枕持贈君,片片桃花開未落。劍壹見兮可:白劍,玉工辨兮知非石。至寶由來鑒者稀,今君獨鑒應欲惜。何辭售與韋天真,幸得提攜近玉人。河棄置君不顧,天生秀色徒磷玢。四座喧喧爭習悅,巧過造化稱壹絕。莫言昨日因錯磨,看取從來無玷缺。六月江南暑二彩闌,壹尺花冰拭枕看。高齋正勺二風颯颯,室中不減先春寒。人所重重枕德,文章外希徒相惑。更有艱貞不:易心,與君天下為士則。

兵後西日溪行

壹從清氣上為天,仙叟何年見乾海。

黃河幾度濁復清,此水如今未曾改。

西尋仙人渚,誤化桃花穴。

風吹花片使我迷,時時問山驚踏雪。

石梁丹竈意更奇,春草不生多故轍。

我來隱道非隱身,如今世上無風塵。

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飯松得高侶,濯足偶清津。

數片昔賢盤石在,幾回並坐載綸巾。

釋靈壹四首

釋靈壹

本姓吳,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居餘杭宜豐寺,曾張繼、皇甫曾等人交,有詩壹卷。

靜林精舍寺

靜林溪路遠,蕭帝有遺蹤。

水擊羅浮磬,山鳴於闐鐘。

燈傳三垃火,樹老萬株松。

無數煙霞色,空聞昔臥龍。

宿靜林寺

寺門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聞鐘。

中宵引領尋高頂,日照雲峰川重。

自青山詣於潛道中作呈元八處士苕:

水灘二淺,潛州路漸深。

參差遠豳色,迢遞野人心。

凍澗冰難釋,秋山日易陰。

不知天習下,何處是雲林。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青山吳均舊居)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番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釋應物壹首

釋應物

唐官宗時江南詩僧,曾與羅鄴唱酬。《全唐詩》存其詩二首。

題化城寺

平高選勝創蓮宮,壹水縈流處處通。

畫閣晝開遲畔,禪房夜掩碧雲中。

平川不見龍行雨,幽谷遙聞虎嘯風。

偶遇遊人論法要,真元浩浩理無窮。

寇準壹首

寇 準(961-1023)

北宋政治家。字平仲。華州下邦(今陜西渭南)人,太平興國進士,官參知政事。封萊國公,謚忠湣。有《寇忠湣公詩集》。

過霧山寺(霧山寺在遞鋪鎮)青紅樓殿枕寒溪,門外天垂鬥柄低。啼鳥不知春向背,落花依舊水東西。半橋霜月光相照,壹帶松煙色未齊。

誰謂百年榛莽地,香雲今日繞輪蹄。

姚孝孫壹首

姚孝孫

字光祖,安吉縣人。

宋神宗時獻書十篇陳利害,皇上嘉之,采著為令。累遷至秘書丞。

題常樂寺

煙岫晨寒重,風簾暮爽輕。

短墻籠竹色,虛戶納松聲。

弄筆花箋滿,烹茶石鼎盈。

誰知松檜月,獨臥夜禪清。

吳可幾壹首

吳可幾

安吉人。與藥知幾好古博洽,著《千姓篇》,時號"二吳"。

題疊石山院僧壁

緇客幽棲常二彗吟,水邊松下靜情情。

有時壹童焚舀壹坐,不以詩情廢道心。

劉燾二首

劉 燾

長興人。字無言。累宮殿中侍禦史。致仕歸寓鄣南僧舍。

宿華巖院

夜宿霧山霧,朝茹芝山芝。

年來嗜好衰,但與青山宜。

登臨意未愜,出戶車已脂。

王事有期程,愛山豈予私。

崎嶇田野間,食寢將安之。

天寒未落日,稅駕忽在茲。

二山已陳跡,茲處尤新奇。

翠竹與黃花,壹壹對山扉。

對景自忘言,若與予心期。

眠雲飽山色,那得困與饑。

山僧喜我來,迎我留新詩。

我有愛山癖,山僧知不知?

題樂平寺

(樂平寺在梅溪鎮曉墅)

名藍占幽寂,花木深禪房。

梅堯臣壹首

北宋詩人。字聖俞,安徽宣城人。

仁宗時賜進士出身,授國二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

有《宛陵集》四十卷。

送張舍人自安吉移宰桐安遠辭湖二徙治海邊邑。

機杼吳俗饒,魚蝦越人給。

蘇軾壹首

蘇 軾(1037-1101)

二瞻,號東坡居,四川眉山人。

文學家、畫家、書法家。北宋嘉祜(1057年)進士。歷任密州、湖州、杭州等地知州及龍圖閣學士、翰林、侍讀兩學士。晚年貶瓊州別駕。有《東坡全集》。

天目山雷神宅

身外浮名名外身,區區雷電若為神。

山頭只作嬰兒看,無數人間失箸人。

姚佑二首

姚 佑

安吉人,姚孝孫之子,北宋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官工部尚書、龍圖閣學士。

純孝嶺

石昂曾負母,避難此山中。

嶺得名純孝,崔巍古縣東。

東西石樓石筍嶙峋高接天,筠篁滿岫涵風煙。試登絕頂望寒瀑,但見素練飛層巔。

慎鏞壹首

慎 鏞

北宋韋占元年至三年,湖州知府。

送施天相山人詳還山

平生會:著兒兩媵,坐教老作諸侯客。東風為托杜鵑來,貽爾素書裁壹尺。上言人加餐飯,下言龍堂山靈白。去踏松花,歸乘溪水雙橋碧。歸耕有臥有壁,曷歸乎來將夕。山人為我留須臾,我有荊南香壹石。尊前玉風何大九,鐙下銀虬已如戟。陸離長劍酬百金,買犢騎之弄橫笛。龍堂龍去雲悄然,幽絕數峰隨所適。太守行可到,席粥從柑人豈識。秫先利,釀先成,攜取雙柑***糟掰。(山人徙居:孝豐西圩在天聖二年)

俞汝尚二首

俞汝尚

歸安(今湖州)人,字待制。題蒙泉(在玉磬山)

幽人所寒泉,井甏名日蒙。

井貴德不改,蒙以養為功。

非徒玩清冷,潤液幽芳叢。

說築傅巖下,伊耕莘野中。

靜守壹夫事,勤政王道隆。

孔孟不得誌,日月經高穹。

休哉聖賢心,養私而用公。

宇宙間生民,草木與昆蟲。

仁漸而穰郁,義慘而龐洪。

泓泓此山泉,與物資天功。

勿謂短綆淺,海底淵源通。

勿謂壹勺輕,洗滌人心空。

近林郁青蒼,遠潤與沖融。

往往中間雲,滂霈起天風。

汲引即所利,孰遣榛莽豐。

有道無得喪,孰患番險蒙。

君子修諸業,慮初而圖終。

為君賦此詩,勿厭吾道窮。

題三角亭

奇哉山中人,來此池壹宇。蕙徑斜映帶,林煙盡吞吐。春無四面花,夜欠壹壹檐雨。寄傲足有餘,何須存廣廡。

沈樞二首

沈 樞

安吉人,字標要,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進士。首論君子小人之辨,宋高宗嘉之,官吏部侍郎,後以中大夫提舉太平:興國,官封安吉州開國男。

靈峰偶詠

築室最高處,軒窗八面通。鑿山流乳液,開戶納薰風。巾屨隨涼設,茶瓜與客同。我來資解慍,不羨楚王雄:

題增明亭

上方高與白雲齊,樓閣相望已自奇。

超覽固知隨處勝,增明更覺此山宜。

幾年湮沒人誰問,壹旦光輝信有時。

想是山林陰屬意,不容孤窟尚棲遲。

朱熹壹首

朱 熹

(1130--1200) 婺源入,字元晦,壹字仲晦,號晦庵,邂翁,晚年徙居建陽考亭,主講紫陽書院,故又稱考亭、紫陽。梅溪陂下作野牛浮鼻過寒溪,落水前摻水下陂。俗手定應摹不得,無人說與範牛知。

陳傳良七首

陳傳良(1141-1207)

浙江瑞安人,字君舉,號止齋,宋乾道進士,經學家.傳永嘉學。

作南塘記郡守沈持要以詩來謝次韻奉酬

周公作雅頌,退然在豳風。功成貴:雲跡,名大謗亦從。彼,人自標置,刻畫豈,不君看榛莽間,斷碑,預墉。想當在世時,拳拳效深衷。胡然今弗省,身後議淪公。達人悟:勿情,玄覽昭有融。區區強二笛我,咨爾來何從。沈公天下,於今萬夫雄。邦人見:長嘗,賞之日:不容。請將氏南樓,語盡意未終。

風流儒雅誰公似,增得東嘉地望高。

其 二

東都門外問征艘,去國身輕亦太豪。

誰可對床聽夜雨,自於同社燕春醪。

不知溫詔從天下,又罷幽尋與世遨。

從此宜休堂下夢,顧瞻松柏為誰高。

其 三

仰止苕溪近壹艘,幾年猶未識人豪。

黃堂為客知何夕,白發從公飲此醪。

四海衣冠多後進,兩朝幾杖舊同邀。

令人仰視冥冥翮,不道微風燕雀高。

和沈帥持要張漕季長韻二首

欲杭壹葦近聲光,恨不先期燕子涼。

舊學甘盤聊此日,倦遊司馬尚他鄉。

別從蒼海山橫鬥,來自岷峨水濫觴。

不謂偶成三楚客,得為蘭杜附諸香。

其 二

麾節元戎祖席光,晚風吹雨借初涼。

師傳問訊誰書院,石刻摩娑是道鄉。

聞有先,來召驛,想無後會到流觴。

路朝二沒橫經席,冊府重絀辟蠹香。

題曉覺寺三首

肩輿行到竹邊村,竹僧房盡閉。

小洞頗聞二乏裏近,殘僧僅有壹人存。

其 二

旋沾薄酒欺寒力,末怯春泥踏雨痕。

笑覓梅花伴歸去,斷橋流水月黃昏。

其 三

村落人家燈火微,暮寒半掩竹間扉。

行行不管東風惡,折得梅花帶月歸。

郭綽壹首

枕流軒

招提避雨記孤眠,夜靜溪聲到枕邊。

引得五湖清入夢,拍天波浪壹魚船。

邱吉壹首

邱 吉

歸安(湖州市)人,字大祜。

天性淡約,作詩蕭然重俗,為吳興詩人領袖。

遊霧山寺和寇萊公韻

風引鐘聲落大溪,行廚酒盡夕陽低。鬥杓斜墜闌幹北,澗道橫分略徇西。

支雜天花銀葉舞,門排行樹寶幢齊。普香世界青止繞,壹路煙霞送馬蹄。

顧鼎臣-首

顧鼎臣

昆山人。 送伍武庫判安吉

明群絕代姿,飄轉天北涯,賈生經國才,譏猜謫長沙。,浮生本無據.升沈安用嗟。湖蘇地壤接,山水更清華。

文天祥壹首

文天祥(1236-1283)

字宋瑞,號文山.南宋大臣,文學家。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時狀元,官至右丞相,封信國所作《正氣歌》尤為世所傳湧,

獨松關集杜

我來屬危時(九成宮),朝野色枯槁(送長孫侍禦)。

倚君金華省(張九齡),不在相逢早(贈射洪李四)。

無名氏壹首

漁樵耕織謠(頌知縣徐良能)

市價魚平酒亦平,賣魚買酒快予情。

扣舷笑指壹溪水,若比官清官更清。

清曉拂煙上翠微,壹肩新樵趁晴歸。

公庭不到私無事,靜掩柴門結草衣。

蒙蒙春雨壹犁深,壹塊膏腴壹塊金。

喚婦呼兒荷鋤去,喚來官長又親臨。

北舍西家巧鬥機,阿姑嬌姐***裁衣。

勤勞經緯官無調,保障吾民信不絲。

戴表元壹首

戴表元(1244壹1310)

字師初,壹字曾伯,浙江奉化人。宋末成淳進士,入元任信州教授,為東南壹代文章大家。有《剡源戴先生文集》。

苕 溪

六月苕溪路,人言如若耶。

漁罾掛棕樹,酒舫出荷花。

碧水千塍***,青山壹道斜。

人間無限事,不厭是桑麻。

趙孟叛二首

趙孟叛(1254--1322)

宋太祖趙匡胤十壹世孫,因賜第湖州,故為湖州人。字子昂,號松雪道人。任真州司戶參軍。入元後官刑部主事、翰林學士承旨。詩、書、畫皆自成家,書法稱"趙體"。詩文清俊圓潤,畫開壹代畫風。有《松雪齋集》。

鄣南道中(亦名故鄣城)

山深草木自幽清,終日聞鶯不見鶯。

好作束書歸隱計,蹇驢來往聽泉聲。

題苕溪

自有天地有此溪,泓亭百折凈無泥。

我居溪上塵不到,只疑家在青玻璃。

釋明本壹首

天目山賦

南辰北鬥在山頭,玉兔金烏頂上遊。

采藥山人遊閬苑,擔柴樵子過瀛洲。

壹山未盡壹山登,百裏全無半裏平。

疑是老僧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

上去上去復上去,上到崎嶇巔險處。

此山山外更無山,萬裏江山只壹覷。

山頭隱隱見扶桑,山腳微微映太陽。

澗水勢沖天上水,山塘掩映對天堂。

山雞***日雞同唱,天河與澗水合流。

采藥人,身靠夜摩天。

收藥人,手攀娑欏樹。

東觀大海壹勺泉,北望齊州九點煙。

山疊峰尖侵碧漢,淩層峻壁接青天。

此山有,

嶙嶙峭峭石,嵯嵯峨峨嶺。

凹凹凸凸坡,層層藤藤松。

斑斑點點竹,狡狡料料藤。

幽幽雅雅洞,明明朗朗巖。

青青翠翠樹。只見,

洞門前叮叮鐺鐺滴清泉,山背後有潺潺灣灣長流水。

左壁廂有稀稀罕罕景,右壁廂有蹊蹊蹺蹺巖。

山色凝,

青青淡淡煙,朦朦朧朧雨,瑗瑗逮穗雲,昏昏慘慘霧。

只見,山塢裏走出幾個斑斑點點帶角鹿,

澗水邊立著幾個癡癡呆呆看人獐。

見隊豺狼巡嶺走,成群野獸洞邊行。

樹上飛禽喇喇叫,石哮嘏蟆晤晤鳴。

盤陀石隱金錢豹,老樹樁藏黃大蟲。

松鼠懸空竄樹頂,猢猻枝上倒翻身。

老樹倒搭巖前塔,石頭歪揣路傍亭。

猿猴樹上舒頭坐,鴉鵲爭枝繞樹鳴。

蘿搭搭鉤鉤掛搭,搭鉤鉤掛掛纏松。

天地洞天天地洞,洞天天地洞中天。

此山碧落逍遙客,山前山後火雲仙。

山高雲險依雲險,依雲雲險顯雲軒。

古廟廟門門半掩,曲津灣對曲津灣。

當島洞當當島洞,洞當當島洞當山。

好似藍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

貢奎壹首貢奎宣城人。

題梅溪深處古寺西邊望眼平,人家何處斷橋橫。

東風幾樹溪頭雪,獨鶴歸來趁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