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是漢代張騫從西域帶回中國的,這種花木尤其與中國的鄉土氣息聯系在壹起。也許勤勞愛樹的中國人特別善於呵護和培育。石榴在中國安家落戶,遍地都是。常綠枝葉,初夏開花,初秋結果。充滿活力。
石榴花以鮮艷的紅色為主,夏天陽光明媚,符合中國人對紅色的喜愛和審美。石榴是壹種著名的水果,種子多,味道甜,在中國文化中含有多種子和多祝福的意思。石榴早在唐代就已經是象征幸福的園林樹種。李商隱形容妻子是石榴,結出果實,保持家庭幸福。與只結果實的天上桃花相比,李商隱在人間有壹種沈甸甸的快樂和幸福。
石榴紅,中國古代的正紅顏色,艷麗、端莊、繁華。蘇軾說“石榴有正色”就是這樣壹種令人愉悅、令人振奮的紅色。從漢代到現在,中國的女性經常浪漫地說“石榴紅禮服”,而石榴紅是最美的紅色禮服。
說完了石榴,石榴和蘇軾是什麽關系?蘇軾為什麽壹生愛石榴?
因為石榴花曾經生長在蘇軾童年的家裏,是他家的花。
蘇軾,四川梅州眉山人,四川氣候特殊,鄉土氣息濃郁,有別於同緯度地區的特殊山地盆地氣候,珍稀樹木動物眾多。甚至其他地方的壹些樹和果樹在四川也特別茂盛香甜。比如芙蓉、枇杷、荔枝,當然還有石榴。
家鄉的石榴花石榴樹,給了蘇軾生動美好的回憶。
“風月,獨寄殘芳。
顏色染在裙腰,名隨酒狂。“北宋?蘇軾的《二聲韻詩·齊》,又引其十六首?十六號?石榴
蘇軾,21歲,弟弟蘇轍,19歲,四川老家風水滋養。同時考上科舉,在北京成名。
但由於母親去世,他們回老家守孝三年,兄弟倆最喜歡的是火紅的石榴花。
此時的他們,青春洋溢,蘇軾把自己的誌向定得像石榴花壹樣燦爛。
看石榴。我愛它送春迎夏的明快浪漫風格。只有它在夏天傲然挺立,送走無數春花。
石榴的紅色能染出浪漫的舞裙,石榴酒讓人陶醉。
他和弟弟說,做人要像石榴,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和浪漫的風格。
“蒲萄已經滿了,但我不能讓它走。
可憐的病石榴,花似斷紅領。
東西活著的時候,這個原理就沒用了。
墮落不是自由的,繁華不是妳的。“北宋?蘇軾的《河子遊園十壹樹壹草》?第二?引用
在北京的那些年,蘇軾和弟弟蘇轍時常回憶起家鄉的石榴花。
他們的母親去世後,他們和父親壹起住在北京。兩兄弟經常回憶起家鄉的各種花草樹木。沒有他們,那些花草樹木壹定是孤獨而忙碌的。
那家的葡萄都滿了,就怕葡萄太多,把葡萄架壓壞了。
花園裏可憐的石榴蟲生病了。花兒雖然鮮艷,卻像破布壹樣可悲。
花園裏的植被是應節氣而生的,有開有落。不能永遠興盛。
像我們在北京,有利也有弊,因為沒有自由就不能讓農村繁榮起來。
正是在與自然故土的長期相伴中,蘇軾學會了從家鄉園林的花草樹木中獲得人生的哲理。後來,家鄉的石榴花成了他努力工作、壓抑生活的最大安慰。
“安石榴花最遲開,絳裙深樹出菲。
我要在我的魯身上看到無限的美好,而這位客人在旅行累了。
雖然坐在瓶子上是滿滿的,但是古代發生過四件事。
它讓人想起湖邊的寺廟,那裏垂柳遮天蔽日。" ?北宋?蘇軾的四首和子詩?第三?第壹個夏天,官邸才是事。
蘇軾在朝廷的時候,因為不喜歡王安石變法中對舊官的粗暴清洗,而變法本身,因為實施不當,傷害了壹部分農民的利益。蘇軾寫信直言,卻樹敵了。為了自保,他要求去外地做官。
34歲時,名為外放,實際上是變相貶謫,在山東密州做了知府。這是壹個蝗災和旱災不斷的貧困地區。蘇軾在融合上下了很大功夫。雖然功勛卓著,但蘇軾知道自己可能重返朝廷無望,躊躇滿誌,郁郁寡歡。而自從離開北京後,哥哥也和他分開了。他們的父母都去世了。
兩兄弟通過書信和詩歌保持聯系。夏天,他們看到石榴,就想到家鄉的石榴。
蘇軾和蘇轍進入了變幻莫測的官場,他們回不了老家了。只有在兄弟之間的安慰和回憶中,才能平衡心情,對家鄉的思念是深沈的。
這官石榴夏天開花,紅艷艷的石榴裙在深密的樹上。
不禁想起了我們家鄉的無限美好。我已經覺得很累了。為什麽我回不了老家?
我在這石榴花下灌了石榴酒,就像在家鄉壹樣,可惜悲歡離合,違背了我的意願。
我怎麽不回憶起,我們兩個在家鄉的湖邊的廟裏,我們的家,夏天石榴花垂柳陰,我們被關在院子裏,喝酒吟詩,享受著最好的團圓和夏天。
失去父母,事業不順的兩兄弟。他們住得很遠,前面都有石榴。他們想起家鄉的石榴,回憶最好的家的寧靜和幸福,感受官場的未知和漂泊。
他們願意像夏天的石榴壹樣生活,卻不願意生活在這樣混亂迷茫的現實中。
“青蝗高柳燕子新蟬。風開始進入琴弦。
藍色紗窗充滿了煙霧。棋聲驚晝眠。
壹場小雨過後,小何翻了個身。劉樺正在盛開。
玉盆手弄清泉。朱瓊雖破卻圓。"?北宋?蘇軾阮朗貴初夏
43歲的蘇軾在湖州周知上任時卷入文字獄。他被禦史臺的官員逮捕,押解到京城,下到朝廷的宗教裁判所,差點被斬首。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後,蘇軾被流放到黃州。在黃州那艱苦寒冷的四年,是什麽給了蘇軾活下去的勇氣,讓他驕傲地笑了?
第壹,是從小在家鄉獲得的生存技能,在家鄉種地,養活家人和仆人。
第二,是家鄉艱苦奮鬥後的自然美景,讓黃州的蘇軾從壹個仕途官員變成了壹個豁達開朗的人,雖然生活很辛苦。
第三,是石榴花的矯健姿態,不斷堅定他對生活的堅韌和自信。
這首詩如此生動優美,以至於很多人以為是寫在壹個環境優越的悠閑時光和庭院裏,其實不然。此時的蘇軾,還在黃州東坡的山頭上過著農民般的生活。
但是,在低谷的時候,他擺平了自己,把平凡的農村生活寫得那麽光鮮雅致,活潑動人。
院子裏,綠槐樹、高柳有初夏的蟬鳴。
南風吹過季節,帶來美麗而溫暖的夏天。
在那個房間的綠色紗窗裏,點著沈香。
我打了個酣睡,卻被院子裏下棋的聲音吵醒了。
我走到院子裏,發現哪裏有棋聲。那是壹場大雨後的滴答聲。院子墻上的小荷葉被雨水打歪了,院子裏的石榴花在雨後陽光的照耀下燃燒得像火壹樣。
我在井邊用水洗手。洗完後,我把殘留的水灑在荷花上,無數的水珠落在荷葉上,滴溜溜地轉著,晶瑩的水珠。
石榴花盛開在這樣壹個墨綠色的院子裏,是他快樂的源泉。他的家樹和生命樹是那麽的耀眼,在雨後隨著陽光浮動。
沒有理由不開心。蘇軾是自足的。
所謂藍屏窗口,其實就是綠屏窗口。這裏之所以聰明,是因為在這樣壹個貧窮的農家,他誌同道合的妻女朝雲、朝雲,自告奮勇陪著快半個世紀的蘇軾。這個時候的她很漂亮,但是已經是家庭主婦了,她生了壹個男孩。
寒冷的庭院裏,石榴花鮮艷美麗,苦中有甜,對生活的未來充滿無限希望。
只是這首詞後不久,蘇軾被調至常州,旅途坎坷,痛失愛子。
“紫陌春,紅塵撫。
沒有人看不到花兒的背影。
只看到壹顆新核開枝的石榴。
冰筐堆雲,金雕玉雕。
青子並不著急,
留壹千條紅巾,拍臺球桌的照片。“北宋?蘇軾的《楚辭·晚春》
53歲的蘇軾,現在知道杭州,從龍圖閣本科畢業。杭州城南富饒,土地富饒,鮮花盛開。人們在晚春賞花,好熱鬧。
但蘇軾並沒有被這樣的熱鬧所吸引。
他在綠色的灌木叢中看到了壹株早開的石榴,沒有什麽比石榴花更吸引他了。
他家的花,他心中的花。
到處都是遊客和歌舞看別的花木,到處都是嘈雜。
蘇軾在這種激動中站住了。
他祝願石榴花,煙雨不要讓梅子過早成熟,讓石榴花慢慢綻放,變成萬條紅綢,讓石榴花在青澀的夏日色彩中熠熠生輝,形成夏日最美的花海。
安石榴不是最晚開花的嗎?讓後期的石榴成為最美最有爆發力的家。
這時候蘇軾積攢了很多錢,上書皇帝治理西湖。自白居易以來,杭州和西湖成為宋代的人間天堂,成為宋朝在國內外的壹張名片,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增長和持續繁榮。
後來,杭州成為南宋的首都。這裏有蘇軾的早期貢獻。
這壹次,蘇軾終於高高興興地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石榴姍姍來遲,在江南大放異彩。
“咽奶屋。
無人靜,陰轉午時,新浴夜涼。
手作白圓扇,扇壹會如玉。
漸漸困了,寂寞了,清醒了。
誰來把繡工推到簾外?教人與夢斷瑤臺樂,真是浪費。
風又壹次敲打著竹子。
石榴半吐紅領巾Cu。
花開花落浪滿時,我會和妳獨處。
細看壹枝美麗的枝椏,心如包袱般沈重。
怕被抓,秋風綠。
如果妳留在這裏,妳不忍心在喝完之前碰壹下酒。
* * *粉淚,兩簌簌。“北宋?《何心郎》中蘇軾的夏日風光
60歲的蘇軾,命運多舛,在又壹次政治風暴中被貶到嶺南徽州。
在實際生活和仕途中,他經歷過風風雨雨,吃過苦,也豁達過,甚至磨破過。無非是徽州。
只是對於這樣壹個老人,他再也沒有回過老家,和弟弟蘇哲在壹起了。
他的文字看起來越來越華麗,但他的人生卻在華麗中悲涼。
這是徽州的民居,南邊草木茂盛,夏天茂密幽靜。
夏日午後沐浴後,手裏拿著壹把白色的團扇,背陰的庭院,雙手如玉。寂寞的午後,我睡著了,寂寞的院子裏沒有人來。風敲打著竹子,卻不是人的聲音。
院子裏石榴花盛開。只有當他壹生都在這裏,他才能仔細欣賞石榴花,壹朵石榴花能呢喃多遠?。
惠州的石榴花復雜而美麗,會開花的石榴仿佛像壹顆人心。
雖然他是委托閨中女子為她解暑憂,但這不是他的。
他的人生有太多的磨難。他父母早逝,兄弟失散,妻子早已葬身四川的群山之中。他想做壹顆璀璨的石榴很久了,也有高光的時刻,但更多的是孤獨,沈淪,煎熬。
他已經看到了生命的盡頭,那他活得像夏花又怎麽樣呢?總有無法解決的滄桑和孤獨。
他很想有個知心朋友在他喝醉的時候陪他壹起哭,但他只是看著手裏的石榴,掉下眼淚。
往事不堪回首,人生絢爛,孤獨如石榴花紅。
五年後,蘇軾被特赦,但路上石榴老枯,故鄉回不去,京師也回不去。
多年前,他和弟弟站在家鄉的石榴花下,驚嘆石榴的紅,說,要像石榴花壹樣。
家鄉的石榴,閃耀壹生。所以我的壹生。
第壹件外套勝雪為妳詮釋詩中的愛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