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房宮賦》唐代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壹樓,十步壹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
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2、《念昔遊三首(其壹)》唐代 杜牧
秋山晴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3、《四鼓出嘉會門赴南郊齋宮》宋代 陸遊
九重宮闕晨霜冷,十裏樓臺落月明。
4、《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宮歸京》唐代 杜牧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5、《憶江南》唐代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為什麽古人這麽喜歡贊美土木工程?
隋朝運河開通後,南北經濟貫通,取得迅速發展。唐朝時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大國,周圍國家(中東、印度、日本、南亞等)民族紛紛歸附大唐,與之交好,向其納貢,好不威風。所以說是唐朝當時世界上的大國。
2. 贊美土木工程的詩句詩句: 如跋斯翼,知矢斯棘,如鳥斯革,如斯 飛”這是《詩經》中描寫周代宮殿建築的詩句。
在古人心目中他們非常自然地把建築造型與飛禽聯系在壹起。 阿房宮賦 杜牧 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五步壹樓,十步壹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勢,鉤心 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像《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宮歸京》中的“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還有《念昔遊三首(其壹)》中的“秋山晴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這都表明杜牧對佛教建築是頗為欣賞的。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宮歸京》·杜牧 秋山晴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念昔遊三首(其壹)》·杜牧 九重宮闕晨霜冷,十裏樓臺落月明——《四鼓出嘉會門赴南郊齋宮》·陸遊。
3. 形容土木工程的成語大興土木 [dà xīng tǔ mù]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興:創辦;土木:指建築工程。大規模地蓋房子。
貶義
出 處
《舊五代史·李守貞傳》:“守貞因取連宅軍營;以廣其第;大興土木;治之歲余;為京師之甲。”
例 句
這幾年,城裏~,建起許多高層建築。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勞民傷財
成語接龍
木落歸本 本相畢露 露往霜來 來者可追 追亡逐遁 遁陰匿景 景星慶雲 雲屯飆散 散兵遊勇勇往直前 前功盡滅 滅景追風 風風火火 火海刀山 山崩海嘯 嘯咤風雲 雲行雨洽 洽博多聞聞融敦厚 厚祿高官 官情紙薄 薄命佳人 人自為戰 戰無不克 克傳弓冶 冶容誨淫 淫朋狎友友風子雨 雨零星散 散帶衡門 門閭之望 望洋興嘆 嘆為觀止 止談風月 月異日新 新益求新新陳代謝 謝家活計 計窮慮極 極情縱欲 欲速不達 達官貴要 要價還價 價值連城 城下之辱辱國殃民 民不堪命 命在旦夕 夕惕朝幹 幹戈載戢 戢鱗潛翼 翼翼飛鸞 鸞音鶴信 信言不美美人遲暮 暮景桑榆 榆次之辱 辱國喪師 師心自用 用管窺天 天長地久 久歷風塵 塵羹塗飯飯囊酒甕 甕裏醯雞 雞飛狗走 走蚓驚蛇 蛇毛馬角 角立傑出 出將入相 相濡以澤 澤被後世世擾俗亂 亂七八糟 糟糠之妻 妻兒老小 小家碧玉 玉堂人物 物力維艱
︾查看更多
百科釋義
大興土木,漢語成語。拼音:dà xīng tǔ mù 釋義:大規模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蓋房子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十壹:“奸佞之臣,罔真宗以符端,大興土木之役,以為通宮玉清昭應之建。”1 查看百科
英文翻譯
Be busy at putting up installations
4. 贊美“建築”的詩句都有哪些1.九重閶闔開天闕2. 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桂柱竹編墻3. 壹間茅屋,尚自修治。
任狂風吹,連檐破碎。枓栱斜欹,看著倒也。
墻壁作散土壹堆,主人翁永不來歸。4.高軒臨碧渚,飛檐迥架空。
餘花攢鏤檻,殘柳散雕櫳。岸菊初含蕊,園梨始帶紅。
莫慮昆山暗,還***盡杯中。5.楊柳陰中引禦溝,碧梧桐樹擁朱樓。
金陵城***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6.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茫茫。
7.危樓高架泬寥天,上相閑登立彩旃。樹色到京三百裏,河流歸漢幾千年。
晴峰聳日當周道,秋谷垂花滿舜田。雲路何人見高誌,最看西面赤闌前。
8.輝輝赫赫浮玉雲,宣華池上月華新。月華如水浸宮殿,有酒不醉真癡人。
9.煙霞迤邐接蓬萊,宮殿參差曉日開。群玉山前人別處,紫鸞飛起望仙臺。
10.宮殿崢嶸籠紫氣,金渠玉砂五色水。守閽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幾倒地。
5. 贊美詹天佑的詩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遊《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嶽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壹生長為國家憂。
14、明·於謙: 壹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遊: 壹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誌: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幽芳淡冶仙為侶,傲骨嶙峋世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