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求清朝文人的壹首詩歌或詞的賞析

求清朝文人的壹首詩歌或詞的賞析

原詞作《夢江南》: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春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燕山賞析:這是壹首寫愛情的詞作。詞的大意是:黃昏時的烏鴉都飛盡了,我卻站在那裏凝神遠望,心中的怨恨都是為了誰呢?眼前柳絮好像飄飛的急雪,散落到香閣裏,微微的晚風又輕輕地吹拂著膽瓶裏的梅花。心字型的篆香已經燃成灰燼。

寫作背景:這首詞應該是寫在納蘭的表妹雪梅被選到宮裏之後。他與表妹雪梅壹塊長大,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雖然沒有挑明愛情關系,但納蘭深深地愛著雪梅這是事實。他與表妹曾經壹塊去讀私塾,壹塊兒玩耍,壹塊兒對詩作賦。如今,表妹走了,走進了皇宮,當了妃子。壹場早期的戀愛就這樣成了泡影,叫誰能不痛苦呢?表妹走後,納蘭曾經裝扮成僧人進宮去見過表妹壹面,但那是多麽危險的舉動。壹經被康熙皇帝發現,那是要殺頭的!匆匆壹面,而且還隔著宮廷裏的幃幔。回來後好長時間放不下,他思念表妹的心情誰又能了解呢?所以,他經常壹個人在黃昏時小立,望著宮廷的方向凝神。可是,初戀是徹底沒有希望了,這輩子也別再想了,心事變成了灰壹樣。

藝術特色:納蘭的詞藝術成就非常高。特別是小令,寫得輕靈淒婉,深沈感人。《夢江南》有單調、雙調和另調,這壹首是用的單調《夢江南》。全詞總***才27字,詞的容量極其有限。但是,納蘭在這27個字中,塑造了壹個失戀者的形象。他悲憤,他痛苦,他怨恨,他心如刀割,他心灰意冷。但是,他又不能表現出來,他把內心的痛苦壓抑住,強陪著笑臉應付家人與外界。其次,是這首小詞營造了壹個意境,由幾個意象組成:黃昏、烏鴉、柳絮、春閣、瓶梅、心香。把相思的淒苦與灰色的景物融合壹起,既有實景的描畫,又有心如死灰的暗喻。這是壹個何等傷感的畫面。清代人把納蘭愛情詞概括為“哀感頑艷”,這首就體現了這壹特點。

原詞作《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壹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釵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情,轉過回廊叩玉釵。

燕山賞析:這首小令在納蘭詞中非常重要,可以說是他愛情詞的藝術高峰。這首詞對了解納蘭性德的愛情經歷也非常重要。內容是寫他與初戀女孩的第二次相逢,正好與上壹首詞《如夢令》鍥合在壹起,組成壹個連貫性的情節。自井臺壹見鐘情之後,終於又見到了心儀已久的戀人。詞的大意是:又壹次相逢妳卻不說話,那美麗的臉龐像壹朵荷花帶著秋雨。我多看了壹眼,妳卻羞得臉上泛起紅暈,低頭匆匆走去,我只看到妳頭上玉釵的顫抖。我直想將妳低聲呼喚,又怕人家看見不好意思。我想與妳傾訴衷情,卻看到妳在回廊拐彎處輕叩玉釵,我知道妳對我有意,我站在那裏久久不願離開。大家註意,這首詞描寫了壹個典型化的環境,即回廊。就是在這個回廊裏,他們幽情暗結。在以後的許多詞中,納蘭都寫到這個回廊,由此可見,回廊在他生命中是多麽重要!也許是初戀使人難以忘懷,在《虞美人》壹詞中他寫有“回廊壹寸相思地”;在《紅窗月》中寫有“猶記回廊影裏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為這首詞的壹個重要意象。

這首詞在藝術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寫的成功,為我們塑造了壹個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寫肖像,她是那麽可愛,簡直就是壹朵帶雨滴的荷花,臉龐羞得泛起紅潮,就更加嫵媚迷人。乍壹相逢,機會難得,有多少話要互相訴說,但又怕別人看見,只好匆匆離開。特別是動作描寫,生動再現了少女輕叩玉釵的舉動,這決不是輕佻,而是少女內心復雜活動排解矛盾後做出的重大決定,即情定終生。通過壹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少女復雜的內心世界。其次是環境描寫,把人物限定在回廊這麽壹個典型的環境裏,使這場會面更加永生難忘。上闋是靜態的描寫,側重於對少女形態的刻畫;下闋是動態的描寫,側重於表現少女那輕叩玉釵的微妙動作。把這首詞與宋代晏幾道的愛情詞相比,明顯地看出納蘭的格調之高。顧貞觀評價說:“吾友容若其門第才華,直越晏小山之上。”從風格上看,這首詞寫得相當婉約纏綿,是愛情詞的上品。

不夠的話這裏面還有好多/zhao723/blog/item/586ac31ff5eb4b0e314e1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