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輕輕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田野裏,壹羣小鳥正在爭論壹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麽顏色的?
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妳們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也綠了。”
麻雀說:“不對,春雨是紅色的,妳們瞧,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從中,杜鵑花也紅了。”
小黃鶯說:“不對,不對,春雨是黃色的,妳們瞧,春雨落在油菜地裏,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春雨聽了大家的爭論,下的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內容簡析:
本課是壹篇非常有趣的童話,分6個自然段,寫了壹羣小鳥在爭論春雨到底是什麽顏色的。小燕子說春雨是綠色的;麻雀說春雨是紅色的;小黃鶯說春雨是黃色的。它們各有各的理由。春雨聽了它們的爭論,下得更歡了。課文語言生動,富有詩意。
設計理念:
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本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景,引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讀書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讀書活動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在反復朗讀感悟中,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美麗色彩。
重點難點:
從讀中領悟小鳥們為什麽說春雨有顏色,而且它們說春雨的顏色各不相同。
教具準備: 課件、動物頭飾
教學流程:
壹、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手勢)——(課件出示春景圖及課題)生:(齊讀)春雨的色彩
2、昨天我們認識了這篇課文的好多朋友,現在來看看妳們還認識他們嗎?( 課件出示:復習詞語)
師:妳們真能幹!小朋友再看看這個詞,妳能快速的找出在課文哪個自然段嗎?(從“灑落”入手)
設計意圖:復習導入,為學文打下基礎,同時遵循學生的遺忘規律,為學文打下基礎。)
二、以境助讀,品讀第壹自然段 (課件出示第壹自然段)
1、生自由讀。
2、理解感悟:
(1)妳知道“灑落”是什麽意思?(師事物演示)
(2)句式練習:誰灑落?在什麽地方?(並用“灑落”說話)
(3)課件出示觀形:這春雨還像什麽? 聽聲:聽到的雨聲是怎樣的? 引讀:
3、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引導學生讀好第壹自然段,把孩子的情感移入文境,再次去感受文本,感受春雨之美。
三、品讀詞句,感悟春雨的美
1、創設情境:真動聽,瞧:連小鳥們也趕來了,它們唧唧喳喳在說什麽啊?小朋友想知道嗎?,(課件出示圖)
師:“爭論”(各執己見,相互辯論)是呀春雨到底是什麽顏色的?小朋友趕快拿起書,認真地聽老師讀課文。
2、品讀3至5自然段,讀後交流
(1)讀:看看我們的小鳥朋友叫什麽名字?他們都爭論些什麽?(師相機貼圖)
(2)畫:用橫線勾畫出小鳥們說的話。
(3)說:課件出示句式:()說:“春雨是()。”(生練習說話並相機板書)
(4)指導朗讀: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重點指導讀 “不對”;“不對,不對”“妳們瞧”;“妳們看”。)
(5)品讀美句。誰能讀壹讀妳喜歡的顏色,讓同學們都能感受到妳是真的喜歡。
(6)演:戴上頭飾,表演課文內容。
設計意圖:品詞析句、分角色朗讀,輔以多媒體的配合,將無聲的語言轉化為聲情並茂的有聲語言,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立體的形象,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壹體,使朗讀變成壹種享受。
四、拓展“爭論”,習得語言表達的經驗
1、播放課件,拓展資源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但把課文讀好,還能把課文演好。為了獎勵妳們,老師現在就帶大家到春天的花園裏誑誑。並壹同參與小鳥們的爭論,讓老師也猜猜妳們心裏的春雨是什麽顏色的?(播放課件,師講述)
2、拓展“爭論”,語言訓練
生自由交流。
小結並引讀:春雨聽了小朋友的話,下得—— 生:(接讀)更歡了,沙沙沙,沙沙沙……
3、實踐活動
師:小朋友表現真出色!把老師帶進了春天,欣賞了春雨美麗的色彩。今晚上如果誰還夢見春雨落在了哪兒,是什麽顏色的,可別忘了把它畫下來,再給大家、給老師說壹說。好嗎?
4、表演唱結束全文
總結:春天是壹幅七彩的畫,是壹首優美的歌,是壹個講不完的故事。春姑娘帶著春雨娃娃給我們交上了朋友,它還邀請我們壹起唱歌跳舞呢!跟課件表演唱《小雨沙沙》
設計意圖 :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讓說話練習水到渠成;作業的設計充滿童趣,將作業與學生的睡夢相結合,培養了學生時時、處處有語文、學語文的意識,引導孩子們將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觸角向課處延伸、向生活延伸;並以兒歌的方式結束,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
《春雨的色彩》是壹篇優美的童話故事。優美的語言,富有詩意的課文,令人遐想聯翩。故事中,小燕子、麻雀、小黃鶯爭論春雨到底是什麽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感受課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和情感,憑借課文展開想象,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秘。
在教學這壹課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問難,說說讀懂了什麽,還有哪些問題不明白。之後,我進壹步把課內知識拓展:“同學們,讓我們也走進濛濛春雨中,加入小鳥們的爭論中吧!妳認為春雨是什麽顏色的?”話音剛落,教室裏馬上沸騰了起來,開始了七嘴八舌的討論。李戈同學說:“春雨是紫色的,因為春雨落在紫丁香上,紫丁香花就變紫了。”呂向林說:“春雨是白色的,因為春雨淋在梨樹上,梨花就變白了。”忽然,梁永辰同學大聲說:“春雨應該是無色透明的。因為我們看到的雨水都是沒有顏色的”。壹石激起千層浪,立刻有同學質疑:“既然春雨是無色的,那麽小鳥們怎麽爭論春雨的顏色呢?”我說:“同學們這就是大自然的奧秘!什麽奧秘呢?”李靈鶴翔沈思了片刻,說:“春雨的色彩,是春雨灑在植物上,各種植物發生的變化。”
想不到我說的壹句拋磚引玉的話,使同學們爭論那麽激烈,又那麽富有獨到見解!我感到很滿意,因為我並沒有講解,但是學生已經正確理解了課文的主旨。學生們各抒己見、主動發展,這不正是我們的新課程理念的生動體現嗎?春雨是什麽顏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們已經能從大自然中找到答案了。
看到孩子們意猶未盡,我想,何不讓孩子們續編課文呢,或許他們會給我壹份意外的驚喜。於是我說:“春天是壹首優美的詩,春天是壹首動聽的歌,春天是壹個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同學們,妳能把《春雨的色彩》繼續講下去嗎?壹分鐘,二分鐘……四分鐘過去了,沒有人發言,我焦急而又耐心的等待著、期盼著。終於,司澤坤站起來,她是這樣編的:黃鸝鳥飛來了,聽了大家的爭論,說:“春雨是藍色的,妳看,雨過天晴,天空更藍了。”接著,又有壹個同學站起來:百鳥之王孔雀飛來了,她說:“春雨是透明的、沒有顏色的。妳們說的顏色,是春雨給萬物帶來的變化。”……同學們繼續編著:“春雨聽了大家的議論,下得更歡了。不久,春雨編織了壹個萬紫千紅的世界。……”
壹節課不知不覺就結束了,課後孩子們還在講著春天的故事。我感到欣喜、激動。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我的感悟很多:
1、課堂上應給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課堂應該讓學生有興趣、有好奇心,有心理自由,讓心靈開放,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會敢想,敢說、敢做。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技能才會被激活,才會燃起創造思維的火花。
2、在課堂上,教師要盡可能地多留壹些時間、空間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使他們在適當的引導下發揮創造性、盡情展示自己,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靈動的、稚嫩的、多彩的語文世界。
3、課堂教學不應當是壹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情納入即興創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標設定的要求。我想,這樣的課堂才會使我們的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4、精心設計教案,找到引與發的必然聯系,並在點撥之後,使學生有聯想,有垂直思考與平面思考的交叉點。然後以“發問”、“激疑”等方式激起學生的思維,從而使之上下聯系,左右貫通,新舊融合,用所思、所慮、所獲填補思維空間,獲取預期的效果。
5、相信學生的潛能,只要教師引導的好,就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學生壹定會給妳壹個驚喜。
過去,我們評價壹節課,會說,老師講得真好!而課改後的課堂,我們會說,學生學得太棒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我們的課堂應該因學生而精彩。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