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端午節詩句 - 有關正月十三的神話故事

有關正月十三的神話故事

有關正月十三的神話故事:

壹、楊公忌

古時候有個姓楊的老翁,人們都尊稱他為“楊公”。他有十三個兒子,十三個兒子個個如狼似虎,雄壯有力,且又家財萬貫,財源滾滾,可謂春風得意,人財兩旺。但是,楊公這個人過於高傲,做事粗莽,而且口無遮攔,說話隨便,沒事愛亂開玩笑。

因為他的兒子特別多,已經超過了壹年中的十二個月了,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說狂話:“我有十三個兒子,就算是每月死壹個的話,還能剩下壹個跟我過大年哩。”

神仙無時無處不在,處處都有天庭的“眼線”,楊公這番狂妄放肆的話,偏巧被壹位到人間巡查的神仙聽了,隨即就趕到天宮把這事報告給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壹聽當即勃然大怒,沒想到楊公這人竟敢如此肆無忌憚,口出狂言,實在可恨,便傳令下去,讓老楊家每月死壹個兒子,正月十三死壹個,二月十壹死壹個,以後每月以此類推。偏巧那年潤七月,壹年下來,老楊家死光了所有兒子。

從此人們就把正月十三、二月十壹、三月初九等等這些日子看做是很不吉利的日子,專有名詞就叫“楊公忌”。

二、楊公祭

宋太宗趙光義中了遼國計策,前赴北國會談,楊家將在楊繼業的率領下,七郎八虎闖幽州,前往保駕北征,行兵到兩狼山前,楊繼業認為此次行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楊”,“羊”遇“狼”,又遇兩“狼”難以取勝,告誡子弟官兵都要小心。

結果,在戰爭中遇到了埋伏,兵敗金沙灘,楊家將受到嚴重損傷: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壽壹命亡,三郎馬踏肉泥漿,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怕死當和尚,七郎亂箭壹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楊令公,只剩壹個楊六郎。楊家將兵敗這壹天,就是正月十三日。

人們為了紀念保國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為“楊公忌”。另外,也有把正月十三“楊公忌”說成是“楊公祭”的,意思就是說,這天是壹門英烈楊家將、保國忠良“楊令公”英勇就義的祭奠之日。

楊公忌的推算歌謠

楊公忌為百事忌,以下歌謠需牢記:

神仙留下十三日,舉動須防多損失。

壹切起造與興工,不遭火盜定遭兇。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得到頭終不吉。

人生出世遇此日,勞勞碌碌得還失。

安葬若還逢此日,後代兒孫必乞食。

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賊多愁主革職。

得知廣普傳與人,子孫昌盛皆陰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