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草》的原名是什麽
《賦得古原草送別》也叫《草》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最著名的就是這首完整版的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林花著雨燕支濕,水荇牽風翠帶長 燕支:胭脂。荇:荇菜,壹種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對雨》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萱草:壹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臘日》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 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 唐 錢起《春郊》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半;多數。未勻:參差不齊。 唐 楊巨源《城東早春》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兩句寫白雪等不及春天到來,已穿樹飛花裝點早春之景。 唐 韓愈《春雪》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街:京城裏的街道。草色遙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壹點細芽,遠看壹片新綠,近看卻似不見。絕勝;遠遠勝過。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韓愈《晚春》 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杜牧《悵詩》:“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唐 王涯《春遊曲》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 春陰:春天的陰雲。幽花:清幽的花。明:絢麗。 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壹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